-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师说》谈韩愈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唐时的教育思想与唐代开明的政治制度相关联, 唐王朝的 学校制度和考试制度影响了中国一千三百多年之久。 当时首都长 安有三个高等教育机构, 隶属于尚书省的国子监, 隶属于门下省 的崇文馆和隶属于皇太子的崇文馆, 纵观韩愈的一生所担任官职 中与教育相关的有:四门博士、国子博士(都隶属于国子监下设 的七学馆) 等,这些都可以说是韩愈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的最佳 机会。下文将就韩愈的教育思想做简单阐述。
韩愈,字退之, 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 人,祖籍河北昌黎。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 之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 苏轼称赞他为“文起八代 之衰”。尽管这样,本文不想谈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只想就他的 教育思想中的“师道”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韩愈的教育思想一一师道 韩愈的教育思想很丰富,有关于“明先王之道”的教育宗 旨,有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有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而本文 仅仅探析他在《师说》中的教育思想。纵观这篇文章,都在谈关 于“从师的道理”,我把它大致分为这样五个部分:
1?阐明了从师的必要性一一古之学者必有师
文章开头作者就写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 ”即古代求学的 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老师,无论是“古之圣人”,还是“今之众 人”,都应该向老师学习。为什么呢?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终不解矣。 ”可见从师学习 是很重要的。 从师求学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优良美德之一。 可 是历史上自魏晋以来,由于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儒学的式微与佛 教、道教逐渐盛行起来, 这也使人们形成了一种不愿为师的心态,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柳宗元所在的唐代中期, 进而在当时出现以 向老师学习为耻的现象, 在当时那种社会风气下人们心目中根本 就没有什么所谓老师的概念。 倘若有人提及“老师”两个字便会 遭受讥讽, 认为那个人是狂人。 也许我们今天看来这个观点没有 什么,可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是难能可贵的。 明确教师的任 务一一传道、授业、解惑,原文是这样说的:“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即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 题的。传道,即传授封建主义的政治伦理道德;受业,即传授学 业,如《诗》《书》等儒家经典,而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中 所提出的疑难。 韩愈在此阐述了老师的作用, 在其担任四门博士 的一年时间里,他细心教授学生知识,教授学生学业,广收平民 子弟入学, 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影响深远, 以至于在唐朝及以后 的王朝中开始有从平民中选拔官员的现象, 这其中也有韩愈奋斗 的因素。
2. 论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韩愈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他认为, 师生关
系不受年龄、地位、资格等的限制,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 老师。他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说,师生的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互相转化,相互为师。这是很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弟子超 过老师,在当时他被世人甚至看成怪胎、另类。“不顾流俗,犯 笑侮,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他成了教育 界的怪物,被撤掉博士一职,清除出大唐教师的队伍。这一理念 对后世影响极深,诸如师生平等意识无不与之相类似。
二、韩愈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们从韩愈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包含了 教学的目的、教师职能及师生关系、育人观、治学方法等方面的 内容。这些教育内容不仅继承了前人优秀的教育理念, 而且在此
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重要 的影响。
首先,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书面知识的 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有所创新, 让学生运用这些
知识去为现实服务,即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学以致用”的思想, 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也”的思想在当时那种追求形式主义的社会环境下具有卓识而 远见
眼光。
其次,他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 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课下可以做朋友互相学
习交流,作为老师如果能在课下放下老师的身段, 能使学生更喜
欢与老师交流,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把师生关系变成师 友关系进行学习交流。韩愈所提出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 人,要不断丰富和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学习和 完善自己,更好地担当起育人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职责”。
最后,我们在育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 正确的师生关
系对我们进行教育管理有良好的作用, 今天我们在探索人才培养 模式上首先要把握学生本身的特点,我们要提倡以“以学生为 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指导思想来尊重学 生。
在这里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