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宗教建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管理)宗教建筑 清真寺俗称回回堂,是回族人的礼教堂,位于海曙区月湖西后营巷,是宁波 现有唯一的伊斯兰教建筑。1981 被海曙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宋代以来,随着宁波(明州)港口的对外开放,很多阿拉伯人、波斯人到宁 波从事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一部分人在宁波定居,同时也把他们信仰的伊斯兰 教(回教)传入宁波。 宁波的第一个清真寺始建于北宋真宋咸平年间(998-l003 年) ,在罗城东南 的狮子桥旁边,已毁。元至元年间(l264-l294 年) ,寺迁建至海运公所以南的冲 虚观前,后一度被毁,清康熙三十八年(l699 年)重建于今址。 清真寺建筑承袭了我国传统的古建筑风格,呈长方形,以中轴线和对称布局 为主,注重平面组合。由于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位于我国西面,故该寺采用坐西的 建筑格局,寺由头门、望月楼、沐浴室、二门、照壁,礼拜殿和两侧厢房组成, 占地七百余平方米,寺头门朝东,左右两间对称,上为望月楼,向内为一石栅栏 门(即二门) ,两侧各有十根菱形石柱。现存建筑中,以礼拜殿为最雄伟,殿系木 结构,单檐硬山顶,三开间,门殿沿水平线逐渐升高。因伊斯兰教独尊 “安拉” 是 “无似像,无如何,无比无样而无所不在”,无法塑出形象,故殿内没有任何 神像,但绘有各种纹饰,异彩纷呈。殿内除采用阿拉伯文字装饰外,还保存着一 部分阿拉伯文的匾额。 清真寺是宁波作为港口城市的历史见证。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图文] 中广网 2003-07-25 23:03:13 清真寺的 “另类”——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 中广网西安7 月 22 日消息(记者雷恺) “远看不象,近看就是” ,这是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教授刘临安对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的总体概括。在这里,你看不到阿拉伯清真寺 所固有的石墙、圆屋顶、塔楼等标志,映入眼帘的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但 当你走进它,你就会领略到清真寺的韵味。台湾作家柏杨称其为 “世界上唯一中国式伊 斯兰寺院” ,它以清真寺的 “另类”的风格在中国清真寺中独树一帜。 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位于西安市鼓楼街北隅的化觉巷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其历史可追溯到唐玄宗天宝年间,距今已经有 1200 多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 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 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 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 化觉巷清真寺东西长 245.68 米,南北宽 47.56 米,总面积 13000 平方米,建筑面 积超过 6000 平方米。全寺分 5 进院落,每进庭均为四合院模式,由楼、台、亭、殿组 成。其庭院布置可以说在中国清真寺中别具一格。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是全寺中轴线 的起点,在这条中轴线上的依次排列着木牌楼、“五间楼” (二门)、石牌坊、敕修殿(三 门)、省心楼(邦克楼)、连三门(四门)、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 庭院宽敞,挑脚飞檐,雕梁画栋,十分壮观。化觉巷清真寺东西长 245.68 米,南北宽 47.56 米,总面积 13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 6000 平方米。全寺分 5 进院落,每进庭 均为四合院模式,由楼、台、亭、殿组成。其庭院布置可以说在中国清真寺中别具一格。 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是全寺中轴线的起点,在这条中轴线上的依次排列着木牌楼、“五 间楼” (二门)、石牌坊、敕修殿(三门)、省心楼(邦克楼)、连三门(四门)、凤 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庭院宽敞,挑脚飞檐,雕梁画栋,十分壮观。 三层八角 “省心楼” 第一进院中最醒目的是一座古色古香、高 9 米、建于 17 世纪初的木牌楼,级别很 高。另外,专供皇帝坐的龙床、慈禧太后从北京逃难时带来的西式沙发以及清代雕龙的 长桌等文物都陈列在这里。 第二进院中引人注目的是明代刻有 “天监在兹”的石牌坊。石牌坊后是两座冲天雕 龙碑,碑阴分别刻有宋代书法家米芾的 “道法参天地”和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 “敕赐礼 拜寺” 。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题写 “敕赐礼拜寺” 第三进院有中国式的阿拉伯文 “

文档评论(0)

ma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