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docx

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58 例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因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椎动脉对脑 供血异常而引起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 是颈椎病中较常见的 一种类型。笔者采用电针颈夹脊穴治疗 CSA 58例,并与牵引配 理疗 25 例对照,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自2001年1月?2011年10月本科门诊,共83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38? 67 岁,平均 44 岁;病程 7 天? 3 年。对照组 25 例,男 14 例, 女9例;年龄 35?62岁,平均 42岁;病程 11 天?4年。治疗 前所有病例均经DR或CT MRI及TCD检查,提示颈椎退行性改 变和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2 诊断标准 2.1 诊断标准 ①以头晕 头痛、颈部不适伴恶心、欲呕为主症;②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 效标准》[1]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标准;③TCD显示椎基动脉供 血不足;④DR或CT MRI提示颈椎有异常改变。2.2 排除标准 ①有骨折、 脱位者; ②未能坚持治疗者; ③局部感染; ④患有心、 脑、肾等严重疾患和精神病者; ⑤由耳源性疾病或脑内疾患等引 起者。3 治疗方法3.1 治疗组3.1.1 针刺取穴 根据DR定 位病变节段取夹脊穴, 配风池、翳风、后溪、绝骨、足三里。 3.1.2 治疗方法 以上穴位消毒后, 用 30 号 1.5 寸毫针针刺。 夹脊穴直 刺 1.0 寸,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 1.5 寸,得气后夹脊穴接 G6805 -II 电针治疗仪, 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留针 30min, 每日 1次。10次为 1个疗程。 3.2 对照组 3.2.1 牵引 采用 坐位枕颌牵引法。取头前屈,颈前倾 20?30°位,使牵引力落在 钩椎关节和椎体后缘。 牵引力视病人情况而定 , 首次治疗量以 30N 开始,逐次增加到 90N[2] ,每日 1次, 每次 20 min, 10 次为 1 个疗程。3.2.2 理疗牵引后用BA—2008II电脑中频治疗仪并 置治疗。负极置患侧,正极置健侧。依次使用 1、 2 号处方治疗 4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4 治疗结果4.1 疗效判 定标准 [1] 治愈:自觉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有效:自觉症状消 失或减轻、阳性体征明显改善。无效:自觉症状、体征无明显改 善。 4.2 治疗结果 经 1 疗程治疗后,治愈 39例、8例;有效 17例、11 例;无效 2例、6例;总有效率 96.6%、76.0%。 5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 数学者认为与椎动脉的压迫和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刺激有关。 祖 国医学将之归为“眩晕”、“头痛”范畴。多为肝肾不足,经络 受损,血脉闭阻,经脉失养,髓海失养所致。颈椎乃督脉、手足 太阳经、手足少阳所通过,其病变易致诸阳(督)脉痹阻,气血 不畅,营卫失调。 根据局部取穴原则, 针刺取颈夹脊穴。 颈夹脊穴属经外奇穴, 与督脉、膀胱经伴行。 针刺可以疏通经络气血瘀阻, 使气血得畅。 配风池、翳风以祛风通络,舒经活血。 根据循经取穴原则,远取绝骨、后溪、足三里穴。绝骨属足 少阳胆经,为髓之会。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通督脉。足三里属 足阳明经合穴,有预防和治疗中风作用。故针刺绝骨、后溪、足 三里穴,不但对颈项部有疏通经络、舒筋止痛之效,更有预防中 风发生。 研究表明针刺夹脊穴不仅可以纠正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液 动力学的紊乱,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脑血流量,而且这一针刺效 应具有持续性和积累性,与疗效有着一定的关系[ 3]。因此, 针刺是治疗CSA的有效技术,患者只要坚持治疗到一定的疗程, 就能使症状得以缓解。 通过电针夹脊穴治疗 CSA能有效缓解颈部肌肉、关节韧带 等痉挛而止痹痛,进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消除 无菌性炎症,尤其能减轻老年椎体退行性改变之炎症 [2] 。使椎 基动脉供血不足得以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 牵引是颈椎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尤其是神经根型。 牵引 可以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 减轻椎间盘的压力, 有利于突出的纤 维组织回缩,减轻神经根压迫,纠正椎体移位,缓解肌肉痉挛, 解除神经和椎动脉的压迫及刺激等[ 2]。通过外力作用调整颈 椎动力平衡,恢复颈椎稳定性,以缓解临床症状。 中频电疗法是理疗最常用疗法之一, 具有止痛、 改善血液循 环和消炎的作用。有研究证明,其主要是通过掩盖效应、产生镇 痛物质(内啡呔)、提高痛阈等机制而达到止痛效果。采用 BA—200811电脑中频治疗仪1和2号处方并置法治疗,不仅能 改善供血不足,同时也能平衡双侧动脉血供状态。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