臁疮的中医药规范化诊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肌阶段--煨脓长肉、生肌收口 在脓腐已净,新肌未生之际,可外用去腐生新膏盖贴,促进新鲜红润肉芽组织增生,创缘上皮爬行或形成“皮岛”,以修复组织缺损,加速疮面愈合。 生肌阶段--熏洗疗法/溻渍疗法 若溃疡色泽苍白、暗红而不鲜润红活,新生肉芽及上皮生长缓慢时,可用生黄芪、乳香、没药等扶正活血通络生肌中药煎剂熏洗、淋洗或浸渍患处。 疮周湿疹--收涩止痒 止湿痒剂粉 (药物组成:三黄末、青黛、紫金锭、无名异、烟酸、金铊僧、制甘石、千年灰、枯矾、冰片、石膏等) (四)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静脉腔内激光疗法 手术治疗-多功能超声清创 手术治疗-负压治疗(KCI) 手术治疗-负压治疗(VSD) 手术治疗-植皮 光子治疗:采用波670-770nm红光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具有改善微循环和局部营养,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和上皮组织再生,促进炎症吸收、消肿及伤口愈合作用;也有一定镇痛、镇静等作用。 (五)其他治疗 空气压力波治疗:对 淋巴水肿、静脉瘀滞性 溃疡患者可采用空气压 力波治疗促进回流、改 善循环、促进愈合。 采用经皮氧分压测定 仪可检测疮周组织供氧 情况,预测疮面愈合情 况,并对治疗效果定量 评价。 治疗选择——根据伤口不同时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黑色期 黄色期 红色期 粉色期 渗出液 伤口分期 蚕食法、10-50%海升散 5-20%海升散 负压治疗 深在不规则选用KCI、浅表选用VSD 去腐生新膏 手术清创 植皮、皮辨转移 负压治疗 中医治疗 三、护理 1.一般护理:本病病程缠绵,经久难愈,良好的休息环境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感,病室要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宽敞明亮,积极培养患者的爱好和兴趣,活跃情绪,促进身心健康。 2.情志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对患者表示关心、理解、同情,详细的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愈后情况,让其对医护人员及治疗产生信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保持愉快心情,减少焦虑悲观的情绪,积极的配合治疗。 3.饮食调护:告知患者饮食宜忌,嘱患者平素宜食用高营养、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猪肝、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加速疮面的愈合,严格要求患者戒烟戒酒,忌食辛辣及鱼腥发物,以免助湿生热加重病情。 4.疾病护理:治疗期间,宜常用绷带缠缚保护,避免局部受压、搔抓及其它外来损伤,引起复发或病情加重;患者应多卧床休息,抬高患肢15-30度,尽量减少行走及负重;对采用缠缚疗法、垫棉法,或穿弹力袜的患者,注意松紧程度,定期检查末梢血运及感觉是否正常。 四、疗效评价 溃疡疮面面积的变化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来全面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皮肤溃疡的疗效。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标准。 (一)评价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临床痊愈:溃疡创面完全愈合。 显效:溃疡创面面积明显缩小,≥ 75%。 有效:溃疡创面面积缩小,75%或≤25%。 无效:溃疡创面面积缩小,25%,甚至扩大。 (二)中医症候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制定。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病例分享 静脉性溃疡 蛇伤溃疡 邮票植皮 网状植皮 谢 谢! 在讲局部评估之前,非常值得提醒各位同事,要先知晓如何进行全身评估。 * 在讲局部评估之前,非常值得提醒各位同事,要先知晓如何进行全身评估。 * 臁疮的中医药规范化诊疗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小腿内外侧下1/3处见一处或多处溃疡疮面,大小不等,多表浅,疮面肉色灰白,淡红或紫暗,表面或附有黄色脓苔,疮口凹陷,边缘形如缸口,脓水清稀,呈灰黑色或带绿色,带腥味。疮周紫暗、可伴有湿疮、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或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肤温减低。疮口难愈,愈后易溃,反复发作。是目前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 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如外周血管病变、放射损伤、压力性损伤、缺氧、静脉回流障碍、感染、糖尿病等。另外,重复性创伤、营养缺乏,一些药物及激素的应用,吸烟、肿瘤也可引发慢性创面。 (二)症候诊断 1.湿热下注证:局部发痒,红肿疼痛,疮面腐肉较多,滋水淋漓,臭秽难闻,疮周皮肤漫肿灼热,可伴恶寒发热、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2.气虚血瘀证:溃烂经年,疮面腐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