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里人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城里人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编者按:如今,从城市到农村去创业的人越来越多, 这些人有文化、懂科技、跟得上潮流。他们中很多人搞的是 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的是绿色有机农产品,销售的对象是城 市里的高端消费者, 利用“互联网 +”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本期的采访对象1958 本期的采访对象 1958 生态农业公社的创始人张林桦就 是这样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有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却不顾家人反对依然投入到农业创业的大军中。他让鸡像吉 普赛人那样搬家实现了鸡的生态养殖;他养起了黑猪,建起 了发酵池群串起了种养业;他发展特色农副渔产品引来了更 多的消费者;他用“互联网 +”的思维实现了实体和线上同 步销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创业历程有哪些值得我们 借鉴的成功经验。 记者:您作为一个有着体面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 会想到去从事农业生产? 张林桦:是一种骨灰级梦想的驱使让我和农业结下了不 解之缘。一直以来, 我都有一个梦想, 希望创办自己的农场, 生产最健康的生态农产品, 自给自足, 过一种田园般的生活。 10 年前,我在城市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中等以上,过着 有房有车的生活。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我承包了青岛市胶 南的一片山地加林地,合起来有 200 多亩,其中林地有 70 亩左右。 记者:作为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的城里人,开始搞 农业的时候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难吧?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 想从事土鸡养殖的呢? 张林桦:就是想养出小时候吃过的,那种纯粹的、原生 态的散养土鸡。 承包土地的第三年, 我决定辞去城里的工作, 全身心下乡创业。那时候,市场上土鸡难寻,到处都是激素 和合成饲料喂养而成的速成鸡、肉食鸡。我北上参观学习、 南下考察市场,修便道、拉水电、建鸡舍、围挡山林、购种 苗。当时是边学边干,鸡舍一步步建了起来。散养就需要养 殖场地越大越好。让鸡白天吃虫、吃草、喝泉水,晚上睡在 树上,一粒合成饲料都不喂,只喂食玉米、麦麸、青菜。然 而,我很快发现,书本上的东西与生产实际差距很大,有些 甚至格格不入。鸡是散养了,每天都自由的觅食漫步,但根 本找不到可吃的虫子。因为不到 3 个月,成千只鸡就把树林 刨了个精光,地面寸草不生,跟城里的马路一样干净。不但 地面是干净的,没食可刨的鸡们,开始啄树皮,不长时间, 树根部的皮都被啄光了,露出光滑的树干,鸡还没长大,树 先死了。 看着狼藉不堪的树林,我恍然大悟:那些参观过的散养 鸡场有猫腻啊,那绿草茵茵的养殖场地,绝对不会是散养鸡 经常活动的地方;换言之,那些鸡,不是全过程散养的。 记者:看着满地散步的鸡,您当时是如何解决散养与毁 林毁绿的矛盾的? 张林桦:我经过长时间观察,发现鸡毁林的速度一般都 是 3 个月左右。如果在 3 个月之内换一块场地,就能实现土 鸡散养与林木共生。从此,我养的鸡就走上了吉普赛之路, 每 3 个月搬家一次。为此,我自己设计了可以快速拆装的鸡 舍,可以重复使用的围栏,摸索出了一套白天迁移场地,夜 晚迁移鸡群的搬家方法。 让鸡搬家,解决了散养与树林生态之间的矛盾,让树林 永远是树林,让鸡永远有草可吃,有虫可啄。生态循环起来 了,鸡也更加健康了。因为每一次搬家都是一块全新的养殖 场,没有病毒,没有细菌,配合自己育种,鸡几乎不得病, 每一批出栏率都在 96%以上。因为病极少,基本上不需要使 用药物,这样养出来的鸡就更加健康了。 记者:在做生态农业的 10 年中,让您最发愁的是什么? 张林桦:粪。(回答这个问题看得出他经过了慎重思考, 但是答案却让记者很是错愕) 记者:能给我们讲讲为什么是粪吗? 张林桦: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做生态农业,最忌 讳的就是用化肥和激素,最缺的就是有机肥料。你知道现在 猪粪多少钱一斤(一斤等于 500克。——编者注)吗?现在 猪粪每斤都要0.4?0.5元。1958生态农业公社开始那几年赔 钱,主要就是赔在没有粪上。 要种植纯绿色农产品,就不能用化肥和激素,全靠有机 肥。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养猪场的猪粪肯定多得不得了,估 计我去拉就是清理垃圾,不但不会要钱,说不定还得给我钱 呢。 多个养猪场找过去,我傻眼了。原来,现在养 猪都喂合成颗粒饲料,而合成饲料消化吸收率特别高,猪长 的飞快,但猪粪很少。奇货可居,猪粪竟然成了抢手货。好 说歹说,才以 0.7 元/公斤的价格买回来第一批猪粪。 从此以后,找粪,找更便宜的粪就成了头等大事。第 年下来,找粪找得我精疲力尽;而高昂的有机肥成本,也使 得一年的生态种植在经济上赔的一塌糊涂。我的生态农业公 社第一次在钱上亮起了红灯。 记者:您是如何摆脱“粪制人” ,而让纯绿色种植走下 去的? 张林桦:这时我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是养殖黑猪;二是 建设一个大型的发酵池。 黑猪只喂食粮食、青菜和牧草,产粪多,其自身肉质优 良,符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