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隐喻解读《A.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概念隐喻解读《AP>的人物身份和冲突 1、引言 约翰 ?厄普代克,美国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作家、诗人。厄 普代克被公认为美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包括系列小说“兔子 四部曲”“贝克三部曲”以及一些短篇小说集、诗集和评论集 等。短篇小说《 A P 》被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厄普代克最好的 短篇小说,后被列为美国高中生和大学生必读的经典范文之一。 该小说描写美国一家食品商场所发生的生活片段,叙述了一位 该小说描写美国一家食品商场所发生的生活片段, 叙述了一位 年轻店员与商场经理因对进商场买东西的比基尼女孩态度不同 而发生的文化价值冲突的故事。 对于该小说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 批评界曾从各个层面对该短篇小说进行解读, 重点涉及厄普代克 的叙述技巧以及反文化主题,亦涉性和 宗教信仰等更普遍的人 类主题。 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出发, 通过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探 讨小说中人物身份象征和观点的冲突,体现了新旧观念的碰撞。 2、隐喻解读《AP〉人物身份 2.1 概念隐喻 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从思维方式的角度重新阐释了隐 喻,提出“概念隐喻理论”, 认为“隐喻本质就是通过一种事物 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 Lakoff Johnson ,1980:72)。 根据源域的认知差异,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 情景的一个有力工具”(束定芳, 2000:30),附着于文字的并 不是文字本身所要表述的, 而是文字排列组合展开并暗示的隐含 性的效力。 2.2《AP>的概念隐喻 大西洋和太平小说中的结构隐喻,可以从题目《AP〉看出。AP全称为 大西洋和太平 the Great Atlantic and Pacific Tea Company 洋食品公司) ,存在已久, 作者选择这家商店是别有用心的, 从 大西洋到太平洋, 正是美国本土的地理位置, 因而是整个美国的 象征。商场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取向。 “AP是美国社会”属于结构隐喻,通过商场概念构建一个社会 的概念虽然两者认知域不同, 但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 对应关系。域源“ AP和目标域“美国社会”的环节相契合, 以某种方式与目标域的内在结构相一致。题目预示了小说的主 题,为小说下文埋下了伏笔。 小说一出场就介绍了三个穿比基尼的女孩走进在商店购物 的情景, 主人公萨米在一旁观察。 萨米形容这三个女孩的脸颊像 浆果一般, 实际上是对这三个女孩的青春活力的赞美。 三个女孩 的与众不同, 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息, 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氛围来说 是新观念和新思想的代表。“比基尼少女”隐喻“美国的新思 想”,域源是“比基尼少女”,目标域是“美国新思想”,比基 尼少女衣着的标新立异和当时美国提倡的新思想相契合, 两者在 结构上达到了一致。 文中提到超市中的其他顾客, 用了“绵羊”“猪”这些词来 形容。用“绵羊”“猪”这些词来形容顾客,暗示那些温顺,循 规蹈矩,安于现状的超市顾客, 实际上指的是美国当时的旧观念。 运用生肖动物的习性特点隐喻属相年出生人的性格特征就是隐 喻经典案例, 它契合了“人是动物”这一莱考夫所探讨的人类赖 以生存的重要隐喻之一, 属于本体概念隐喻。 实体和物质隐喻便 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把经验视作实体或者物质, 通过后者来理解 前者,就可对经验作出相应的物质性描写, 如指称, 量化,分类, 便使其带上某种物质的特征,加以引申,进行推理,分析其相对 应的原因。(王寅,2007: 410) 小说《AP》中顾客被比作绵 羊和猪,域源取材于“羊和猪” 将这些动物的形态、习性、特 点等映射到目标域“顾客”上面, 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的 脾性特质,为理解和把握顾客这个经验对象提供了认知基础。 应的原因。(王寅, 主人公萨米是超市的一名收银员, 虽然对自己的工作和超市 里的顾客感到厌恶, 但是他没有做出反抗, 而是在默默忍受着这 一切。萨米欣赏泳装少女的青春美貌和不饰之体,赞美少女的 一切。萨米欣赏泳装少女的青春美貌和不饰之体, 赞美少女的 真, 即她们不加修饰的自然之美。萨米崇拜自然和纯真美, 所厌恶的对象却是一群老气横秋、 愚蠢笨拙的中年家庭主妇。 她 们丑如妖巫, 衣厚裤肥, 本来已花枯月落,却偏要发弄成卷, 们丑如妖巫, 衣厚裤肥, 本来已花枯月落, 却偏要发弄成卷, 脸抹上红, 虚假至极。(靳涵身, 1998)在萨米观察三个少女 的过程中,表明了萨米对新观念,新事物的欣赏与接受。萨米映 射着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中对传统道德观念感到厌恶, 向往新事 物,却又无法摆脱当前受旧事物的束缚的年轻一代。小说通过 物,却又无法摆脱当前受旧事物的束缚的年轻一代。 小说通过 这为小说概念隐喻分析人物身份, 对人物身份有进一步的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