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朱显谟生长在上海农村, 早早体验稼穑之苦, 看到古老耕作方法的艰苦和收获甚 微的悲凉, 萌发了长大后改变农业落后状况的念头, 立志当一名科学农民。 于是 他在大学选择了土壤肥料专业。
1940 年大学毕业后,朱显谟考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随指导老师侯光炯 开展土壤调查工作。侯先生提醒,做土壤调查工作必须做到“四到一问”,即: 走到、摸到、看到、访问到和最后问一个“为什么”。
朱显谟凡事都要探个究竟。 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提出的成土过程与风化过程同 时同地进行的理论, 曾是指导中国学者进行土壤发生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但朱显 谟对它不迷信,而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理论仅适于块状岩体 上进行的与陆生生物进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阶段。
1959年,为了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要,朱显谟毅然告别工作条件优越的南京, 举家来到地处西北农村的中科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在黄土高原工作的 50 多
年中,朱显谟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 20 多遍,三次跨越昆仑,两度入 疆。他积 4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成果和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 于 80年代 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 28 字方略”。其内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 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
“目前,经过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 黄土高原基本变绿, 黄河流失土壤泥沙 由 13 亿吨减少为 3 亿多吨。”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摘编自《 102 岁朱显 谟院士逝世:为“黄河清”奉献半个多世纪》, 2017年10月 12日凤凰网) 材料二:
据黄河志卷一“黄河大事记”所载,把黄河泛滥、决堤的情况统计为:
时期
年数
泛滥、决堤次数
泛滥、决堤均次
魏晋南北朝
361
2
每 180 年一次
隋唐五代
379
8
每 47.3 年一次
北宋时期
161
8
约 20 年一次
金元时期
241
7
每 34 年一次
明朝
276
30
约9年一次
清朝
267
84
约 3 年一次
民国时期
25
44
每年 1.8 次
(摘编自朱显谟《再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 28 字方略”》)
材料三: 为落实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目标, 时任国务院总理亲自视察 陕北,提出退耕还林的措施。 朱先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 给总理上书表达激动 之情,也进一步从科研角度为国家宏观决策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摘编自 张晴《朱显谟院士和“ 28 字方略”》)
材料四:
为构建大生态格局, 河南省民权县提出建设“黄河故道生态走廊”, 当地政府构 筑起防风固沙、 涵养水源、 改良土壤的林带生态屏障, 呵护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 和农田免受风沙的侵袭。还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 (摘 编自《黄河故道起绿洲》, 2018年 5月 2日《光明日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朱显谟跟随侯光炯研究和调查土壤情况,这让他领悟到了实地研究精神。
B.朱显谟敢于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源于自己的质疑精神和实践研究。
C?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的一番话,印证了朱显谟的研究成果已见成效。
D.在治理黄河方面,朱显谟的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给国家决策提供了帮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朱显谟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 28字方略”,不仅是他治理黄河的核心理 念,也是国家解决黄土高原问题的指导思想。
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最小,此后各时期黄河泛 滥、决堤的频率越来越快,次数越来越多。
C?根据材料,要治理黄河,需要研究者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治理举 措,足见地方政府该是治理黄河的最大贡献者。
D.要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 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生态屏障, 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免受风沙侵扰的良好环境。
9.朱显谟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6 分)
【参考答案】 B
【朱显谟先生没有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而只是发现其观点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 D
【A项,“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是国家解决黄土高原问题的指导思想, 属无中生有;B项,各时期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和次数并不是一直在增加; C
项,属于推断不合理。】
【参考答案】
(1) 早年体验农村之艰苦,萌发了想改变落后农业的念头。
(2) 总体上黄河泛滥、决堤的次数呈增加趋势,造成的灾难越来越严重。
(3) 国家绿化大西北的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这些激励他进一步研究治理 黄河。
(每点 2 分,三点共 6 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