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文言文《寓言二则》知识归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上) 文言文《古代寓言二则》 一、字义 1、置之其坐. 坐:同“座”,座位 2 、而忘操.之 操: 拿,携带 ? ? 3、反.归取之 反: 同“返”,返回 4 、遽.契其舟 遽.: 立即,匆忙 契:雕刻 ? ? ? 5、市罢,遂 不得履 罢:结束 遂:终于 6 、宁信度,无.自信也 宁:宁可 无: 不, 7、先自度其足 度:量长短, 是动词 8 、吾忘持度 度:名词,指量好的尺码 。 9、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这,这儿 之:助词,无实义 10、至之市之:到……去 11 、置之其坐 之: 指量好的尺码 1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之: 指剑 二、课文翻译 1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2、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 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带尺寸) 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 3、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就返回家拿尺寸。 等到他又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4、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5、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6、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 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7、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8、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三、课文内容理解 1、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战国时期哲学家,法 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刻舟求剑》选自 《吕氏春秋?察今》,这部作品是战国末秦 相吕不韦 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2、 《郑人买履》的寓意: 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现实意义: 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 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刻舟求剑》的寓意: 讽刺了哪些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现实意义: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 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 3、 郑人最可笑的言: 宁信度,无自信也 。 楚人最可笑的行: 从其所契者入水 求之 4、 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削足适履 如履薄冰 履险如夷 5、 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都没有做成;郑人买不到 鞋,楚人找不到剑。 6、寓言: 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守株待兔、愚公移山、指鹿为马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