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源流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段锦源流考 八段锦作为我国古代导引术,其健身效果显著,流传 广泛,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瑰宝。 八段锦的“八”字,不单指段、节和八个动作,而是表 示其功法有多种要素,相互制约,循环运转。正如明代高濂 在其所著《遵生八笺 ?八段锦导引法》中提到的: “子后午前 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锦”字是由金”“帛”组成的,以表示其精美华贵。此外,锦”字还 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锦”字是由 金”“帛”组成的,以表示其精美华贵。此外, 锦”字还 应理解为是单个导引术式的荟萃,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一书 “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 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这些记述说明八 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这些记述说明八 段锦在北宋时已流传于世,这一时期的八段锦分为坐式和立 式两种形式。 对坐式八段锦的源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坐式八 段锦源自唐代钟离(权)创编的“钟离八段锦法” ,此法首 见于《修真十书》,曾收入明代《正统道臧》第122—131册。 南宋曾 在《道枢 ?众妙篇 ?临江记》注中有过记述:“钟离(权) 先生八段锦,吕公(洞宾)手书石壁上,因传于世。”另 先生八段锦,吕公(洞宾)手书石壁上,因传于世。 ”另 说认为坐式八段锦源自明代 仙《活人心书》中所载“八段 锦导引法”。此两法的歌诀图势基本相同。在发展过程中还 有一些比较有影响的著作,如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中的 八段锦导引法》 ,清代席锡蕃集《八段锦内功图说》 ,清代 娄杰集《八段锦坐立功图说》中的《八段锦坐功》等。清乾 隆年间徐文弼将此法收入其所编的《寿世传真》 ,易名 段锦,咸丰年间潘 据徐氏本并略为增删, 编入《卫生要术》 , 光绪年间王祖源改《卫生要术》书名为《内功图说》 ,流行 于世。 立式八段锦在养生文献上首见于南宋曾 著《道枢 ?众妙 篇》,其文字为:“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 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 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 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 ”这 时期的八段锦未定名,其文字也尚未歌诀化。而在南宋陈 元靓编《事林广记 ? 元靓编《事林广记 ?修身秘旨》 中 , 八段锦被定名为 “吕真人 安乐法”,其文已歌诀化: “昂首仰托顺三焦,左肝右肺如射 雕,东脾单托兼西胃,五劳回顾七伤调,鳝鱼摆尾通心气, 两手搬脚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脏,漱津咽纳指双挑。 ”据 明代《道藏 ?灵剑子引导子午记》 一书所载, 金元时代的八段 锦,其文字仍为七言歌诀: “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 射雕; 东肝单托西通肾, 五劳回顾七伤调; 游鱼摆尾通心脏, 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其 手攀双足理于腰;次鸣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 ”其 内容有两段改为“次鸣天鼓三六,两手掩而后头敲,这 内容有两段改为“次鸣天鼓三 六,两手掩而后头敲 ,这 显然是由坐式八段锦中的“左右鸣天鼓, 而来。此书的“引导”就是“导引” ,“子”“午”是指在半 而来。此书的“引导”就是“导引 ” ,“子”“午”是指在半 夜和中午习练。 立式八段锦到了明清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得到了广 泛的传播。清末《新出保身图说 ?八段锦》 一文,首次以八段 锦为名,并绘有图像,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动作套路,其歌 诀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 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 ”从此传统八段锦动作 被固定下来。立式八段锦在流传中也出现了许多流派,例如 清代娄杰述八段锦立功的歌诀为: “手把碧天擎,雕弓左右 鸣;鼎凭单臂举,剑向半肩横;擒纵如猿捷,威严似虎狞; 更同飞燕急,立马告功成。 ”还有《易筋经外经图说 ?外壮练 力奇验图》(清?佚名)、《八段锦体操图( 12 式)》等。这类 八段锦出于释门,僧人把它作为武术基本功练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体育项目非常重视。20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族体育项目非常重视。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人民体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唐豪、马凤 阁等人编著的八段锦,后又组织了《八段锦》编写小组,对 传统八段锦进行了整理、出版。由于政府的重视,八段锦习 练群体逐年增多。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 八段锦作 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始进入大专院校课程,使其理论有了 很大发展,内涵也得到了丰富。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八段锦 自选套路,但其技术发展主干并没有脱离传统八段锦,基本 都是大同小异。 流传中有人把立式八段锦分为南北两派,把在行功时动 作柔和、多采用站式动作的称为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