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手术护理常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脏移植手术护理常规 【适应症】 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脏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合于心脏移植的主要病种有: 1、冠心病 心力衰竭型冠心病,为缺血性心肌病的一种,约占心脏移植的 40%,国内实施例数很少。本病多因严重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或者广泛性心肌梗死引起。临床上以顽固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可同时出现心绞痛。 2、心肌病 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克山病及限制型心肌病等。前两者在临床上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约占心脏移植的 50%。 3、先天性心脏病 如先天性左心室发育不良综合征、严重的三尖瓣下移畸形、复杂的单心室伴有主动脉瓣下狭窄等,可以在婴儿期或者儿童期施行心脏移植,其预后比矫正术更好。 4、心肌炎 占心脏移植患者的极少部分。各种病因的心肌炎在晚期可以发展为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但在心肌炎的急性期不能施行心脏移植,避免手术后再发心肌炎。 5、心脏瓣膜病 仅占心脏移植的极少部分。心脏瓣膜病在晚期出现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因为多种原因不能进行换瓣术,可以考虑心脏移植。但是由于心脏瓣膜病在晚期多出现肺动脉高压,心脏移植后易于发生供者心急性右心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此时可以考虑施行心肺联合移植或者单肺移植与换瓣膜手术。 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如肌营养不良性心肌病、药物中毒性心肌病或者放射性心肌病。对此类患者进行心脏移植的病例极少,预后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7、心脏移植术后再移植 下述病变可以考虑再次心脏移植:严重的急性或者超急性排斥反应使移植的供者心脏严重受损,心脏移植后再发原先患有的严重心脏病(比如巨细胞性心肌炎),手术后发生急性右心功能衰竭、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威胁患者生命,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受者的心脏发生严重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不能施行血管再通术。再次心脏移植死亡率比较高。 另外对终末期心脏病,为避免其他器官(肾、肝、肺等)发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应当及早行心脏移植手术。 按移植术、心脏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既往疾病、手术、创伤、过敏等史,有无烟、酒嗜好。 2、评估心脏疾病症状和体征、心脏衰竭的程度。 3、了解生命体征,实验室心、肝、肺、肾功能检查及 X 线、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情况,供、受体移植配型及其他脏器的功能等。 4、了解患者的家属和社会经济情况,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反应。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给予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 (2)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免疫抑制剂等;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注意补镁;应用极化液等。 (3)改善肺功能,每日吸氧 3 次,每次 30 分钟;术前用地塞米松、抗生素及透明质酸酶溶液行雾化吸入;指导患者呼吸训练,如深呼吸、腹式呼吸、咳嗽训练等。 (4)术前对睡眠不佳者,遵医嘱给予适当镇静药物。 (5)做好肠道准备。术前 1 天备皮,全身用氯己定溶液擦浴。 (6)术前除准备心脏外科常用药外,还应准备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A(CSA)、甲泼尼龙、泼尼龙、硫唑嘌呤等。 (7)准备严格消毒的无菌室及隔离病房,并备有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以及抢救药品和设备等。 (8)做好术前指导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心理。 2 术后护理 (1)评估手术、麻醉方式及术中情况。患者术后置于移植专用隔离病房,给予特级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感染。 (2)根据麻醉方式取卧位,鼓励咳嗽,协助翻身、拍背。给予吸氧。 (3)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变化。 (4)严密监测循环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掌握多功能监测仪、经皮脉搏氧饱和度测量、动脉持续测压、漂浮导管(6 腔)动态测压、持续心排血量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血流动力学等指标变化,尽早发现移植术后有无早期心脏衰竭,特别注意是否发生右心衰竭及肺动脉高压。 (5)术后根据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6)维持 2~3 条有效静脉通路,保证各种药液顺利输注。定时、定量准确给药,尤其是免疫抑制剂。强调免疫抑制剂使用的个体化,即根据血药浓度水平、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频率、肝肾功能状态等及时调整各时期的用药量,避免用量不足诱发排斥和用量过多易促发感染。 (7)监护移植术后心脏排斥反应:①超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于术中早期,立即出现供心复跳困难; ②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于术后 1~20 周;③慢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心脏移植 1 年以后。患者康复期如出现乏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排斥反应。 (8)预防感染,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的风险。做到:①操作前后严格洗手,出入移植病房更衣、换鞋、戴帽、

文档评论(0)

xinqiji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