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带状疱疹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致的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俗称“蛇丹疮”。 病因和发病机理: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是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粘膜→进入血液→病毒血症→水痘/隐性感染→脊髓神经后根或颅神经的神经结内→病毒→经感觉神经轴索下行→皮肤内复制→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性坏死→疼痛。 临床表现: 1、好发于成年人,春秋多见。2、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支配区域。3、皮损表现为红斑→粟粒、豆粒大小丘疹→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清,外周红晕→簇状分布后融合→沿神经呈带状排列,多一侧→2-3周后水泡干燥、结痂→色素沉着,淡红斑。 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 2、耳带状疱疹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类型: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播散型。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皮损,成簇,单侧分布,带状排列,疼痛。 鉴别:1、肋间神经痛 2、胸膜炎 3、阑尾炎 4、坐骨神经痛 5、尿路结石 治疗: 1、抗病毒:阿昔洛韦1000mg/d,5次 口服,5-10d,或1200 mg/d,3次口服,5d,伐昔洛韦3000mg/d,分3次口服,7天。 2、止痛及营养神经的药物. 3、糖皮质激素 30 mg/d 7 天。 4、外用药 5、物理治疗 临床表现 图片 图片 疣 概念: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粘 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 病因和发病机理: 病因:人乳头瘤病毒→皮肤粘膜→细胞内复制、增殖→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和分化→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 传染途径→直接/间接接触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及外伤者易患 临床表现: 潜伏期6周-2年。 1、寻常疣 (1)好发于手背、手指、足、甲缘等处 (2)皮损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灰褐色、棕色、皮色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呈乳头瘤状增生。 (3)因发生部位不同,名称不同。甲周疣、甲下疣、丝状疣、指状疣。 2、跖疣 (1)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 (2)皮损初期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黄豆大小或更大的淡黄色或褐黄色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可因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性→黑点,自觉疼痛。 3、扁平疣 (1)好发于青少年的颜面、手背和前臂 (2)皮损为粟粒到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正常肤色或淡褐色,数目多且密集,可见同形反应。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病史 典型皮损 鉴别诊断: 1、跖疣 2、鸡眼 3、胼胝 治疗: (1)外用药治疗:①维甲酸软膏1-2次 ②5-Fu 软膏1-2次 ③3%肽丁胺霜 ④平阳霉素疣体根部注射。 (2)物理治疗:冷冻,电灼,刮除,激光。 (3)内用药物治疗:干扰素,左旋咪唑。 (4)中医中药。 传染性软疣 概念: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病因:人传染性软疣病毒所致,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 临床表现 (1)儿童,性活跃者,免疫功能低下者 (2)以手背,四肢,躯干,面部好发。性接触者生殖器下肢部。 (3)潜伏期1周到半年。 (4)皮损米粒大小半球形丘疹→呈灰色或珍珠性→表面光滑,腊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内含乳白色干酪样物质。 概念:病毒性皮肤病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皮肤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类疾病,由于病毒对组织的亲嗜性不同,所引起的皮肤及黏膜的损害表现也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 1.新生物型:如各种疣 2.疱疹型如单纯疱疹 3.红斑发疹型:如麻疹 一、单纯疱疹 概念: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感染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集簇性水疱,有自限性,易复发。(中医称热疮) 病因和发病机理: 由HSV感染所致,HSV为DNA病毒,依据抗原性不同,可将其分为1型和2型,即HSV-1(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病变)和HSV-2(生殖器及新生儿)。人是HSV的唯一宿主,HSV→皮肤粘膜→进入人体。HSV-1→飞沫传播。HSV-2→性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可分为原发性和复发性单纯疱疹。 一、原发型:指首次感染HSV者,潜伏期2-12天。临床上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隐性或亚临床感染:缺乏临床表现,部分感染者血清中可检出相应抗体。 2、疱疹性龈口炎: (1)较常见,多见1-5岁儿童 (2)好发于口腔,牙龈,舌,软,硬腭,咽部。 (3)皮损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浅溃疡。 (4)口腔疼痛明显,可伴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病程2周。 3、新生儿单纯疱疹 70%患者由HSV-2型所致。多经产道感染。 (1)多于生后5-7天发病。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6种).ppt
- 病患陪护员职业概况.ppt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ppt
-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ppt
- 病房管理鱼骨图.ppt
- 病房药品管理.ppt
- 病案信息学(第二版)病案信息学第三章__病案基础管理(上).ppt
-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制度.ppt
- 病死动物尸体解剖及尸体处理.ppt
- 病毒与人类健康 总课件.ppt
- 林德115系列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E16C-03, E16P-03, E20P-03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林德H50T叉车维修手册 英文.pdf
- 6.1.2 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初步设计(模板).docx
- 金融从业者必懂的宏观经济指标实战指南:2025年投资策略与市场分析.docx
- 第二章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 产品经理完全指南:Axure原型设计从入门到实战全解.docx
- 6.1.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件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pptx
- 零碳项目融资方案(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