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牛虻面对死亡表现出的镇定与无畏。
3、感受牛虻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本单元的主题是“红色经典”,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两篇文章——《狱中书简》、《绞刑架下的报告》,从中看到了卢森堡和伏契克等革命者叱咤风云的形象,接下来我们要看另外一个革命者——牛虻。他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的作品《牛虻》中的主人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节选的部分《牛虻就义》,一起来感受这个人物的魅力。
二、知故事——亲近文本
1、学生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本文通过对牛虻就义场面的描写,表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就曾对牛虻的勇敢和非凡的毅力做出高度评价。中国的刘胡兰、赵一曼也是受牛虻的影响成为进步革命青年。
三、赏故事——品读探究
1、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按照“ 的牛虻 就义”句式,探究牛虻形象。
2、从文中找出让你感到最震撼、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语句,然后品析。(提示:关键词、修辞手法、描写角度)重点品读:“上校,你今天带来的士兵真是糟糕透了!来,看看我是不是能更好地调理他们。现在,士兵们!把手里的东西抬高点儿,靠左一点儿。哎呀,伙计,你们手里拿的是枪,不是煎锅!都对准了吗?好了!预备——瞄准——”
思考:是什么支撑着牛虻这样做,请说出故事背后的故事?
问题:品读语言,是什么支撑着牛虻这样做,请说出故事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不忘初心,既然选择的革命道路,就应该对革命忠诚,一开始就抱定牺牲的决心,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这两篇文章中多次说道希望死神早一点到来,对死毫无沉重之感
他们投身革命事业的意义十分明了,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他们有一种献身的从容感、自豪感、壮丽感。
这些神态描写(也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从正面体现了一个革命者为了信仰,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这里用的是反衬的手法。侧面描写正是要突出主人公镇定从容、英勇无畏的崇高品质。
我们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看到了一个革命者为了信仰,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以及具有强大震撼力和感染力的革命信仰的力量。
四、悟故事——读出自己
假如让你为牛虻写一个墓志铭,你将怎么写?
五、续读故事——文化引领
推荐阅读伏尼契的《牛虻》。
六、板书设计:
牛虻就义
伏尼契
的牛虻 就义
正面描写 对比 侧面描写
【学情分析】
当前学生经历近两年的初中学习,学生基本能通过预习掌握文章的大意,发现不懂的问题。能结合文本对主要人物进行一定的分析,知道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本课是学生在学习《狱中书简》和《绞刑架下的报告》两篇文章的基础上的一篇拓展文章。
本文也是一篇小说,学生在前面刚学了两篇小说,对小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文的主人公牛虻是一位英勇无畏、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从容乐观的革命者,学生一般喜欢看这样的作品。
根据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思维还比较积极,大部分学生善于表现自己,老师抛出的问题后,学生都能够积极回答。因此,我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就较多,课堂效果就好。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基本达成,知识目标主要是掌握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人物情感的培养,通过对牛虻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从容镇定等精神品质的分析,培养了学生爱国情感,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节课大胆落实了听说读写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效果。
本节课的两个亮点:一是学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小说的方法,主要是如何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给牛虻写墓志铭,即达到了对人物的总结,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节课通过课后检测,效果还不错,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本文的知识要点。
【教材分析】
本文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红色经典”,这是一篇小说节选,本文记叙的是牛虻判决后到就义前的发生的一些事。对于判决,本来极其重要,但是,作者却从两个方面强调其微不足道的性质。一是判决本身,官样文章而已,如“走过场”,二是牛虻的反应,几乎是无动于衷,“不耐烦的挥挥手,”“仅此而已。”
这样表现牛虻视死如归的精神,文章采取一系列手段来衬托这种英雄主义的形象,这种衬托,主要是周围人物的反应,文章不从正面刻画人物,而从人物的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六章 第25课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doc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六章 第24课 微积分基本公式.doc VIP
-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x VIP
- 欧洲规范-NF P94-078-中文版.pdf VIP
- 腔隙性脑梗死课件.pptx VIP
- 过顶板破碎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 2025年湖北省十一校届高三语文联考“世界的馈赠”考场作文评析与升格训练.docx VIP
- 腔隙性脑梗死演示课件.pptx VIP
- 2024第三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1].docx VIP
-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