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解 山坡羊:小令的曲牌名。 潼关怀古:题目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 临黄河,南踞山腰。始建于东汉建安元 年,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怀古:指游览古迹而触发的感慨。 作者简介 (1270--1329)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官至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被召为陕西行台中丞,治旱救灾,积劳成疾而死。 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常流露不满。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逸而豪放。 写作背景 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灾情十分严峻。经历过宦海浮沉的张养浩本已厌倦官场生活,弃官归养;但得知关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赈济灾民,因此途经潼关,怀古思今,写下了这首抒情名篇。 后因积劳成疾,客死任所。 张养浩对百姓充满深切的同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朗读训练 1、听范读录音,初步感知内容。 2、自由朗读,注意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语气(悲愤)。 3、齐读,整体感知诗意,体会诗人的怀古之情。 注意音节和字词含义 译文: 大大小小的山峰像是在这里会合,黄河波涛汹涌好像发怒一样,潼关一带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地势险要。 眺望古都长安,(我)思潮起伏,心情不快。经过秦汉旧地,见历史遗迹,备觉伤心,万间宫殿都变成了灰土。 封建王朝兴盛,给百姓带来苦难;封建王朝灭亡,同样给百姓带来苦难。 总结 作者通过站在潼关抚今追昔,反思历史,控诉了当时社会黑暗,百姓灾难深重的现实。揭示了百姓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无论兴衰都处于被压迫受奴役地位的历史规律,寄予了对人民深厚的同情。 课外积累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妇》宋·张俞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唐·李绅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田上》唐·崔道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唐·杜甫 *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把元曲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并列,称之为“一代之文学。“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杂剧,宋代以滑稽调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居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窦娥冤》 白朴《梧桐雨》 马致远《汉宫秋》 郑光祖《倩女离魂》 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 峰峦(luán)如聚, 山河:华山和黄河。 波涛如怒, 表里:内外。 山河表里潼关路。 西都:指长安。 望西都, 踌躇:惆怅,犹豫。 意踌(chóu)躇(chú),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伤心秦汉经行处, 此指秦汉曾建都的地方。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宫阙:泛指宫殿。 兴(xīng),百姓苦。 兴:兴盛。 亡,百姓苦。 亡:衰亡,灭亡。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3.“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5.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6.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第一层(前3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第二层(中间4句),写作者途经潼 关时所见所感。 第三层(后2句),总写作者的感慨。道破封建王朝兴亡的本质,深化了主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一个“聚”字,形容群峰攒立,描绘了群峰似乎聚拢在一起将潼关团团包围起来;一个“怒”字形容波涛汹涌,描绘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401∕T 112.1-2021 《城市道路占道施工交通组织和安全措施设置 第1部分:交通安全设施设置》.pdf VIP
- 素食店创业计划书.pptx
- 5《秋天的怀念》—优质课课件(共30张PPT).pptx VIP
- 血管瘤治疗后护理.pptx
- 年产12000吨中药材中药饮片加工GM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doc
- 有限空间作业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 公共政策审计课件.pptx
- “分数除法”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成考政治试题及答案.doc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 3知识点梳理及语法讲义(学生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