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三 17世纪与18世纪的战争,其战略目的多半不是摧毁敌人的军队,而是耗 竭敌方的经济资源,因此打的是消耗战、疲劳战。18世纪要达到这样的战略目 的最好是避免战斗;到了20世纪则改用诱敌法:发动一些进攻,但并不期望获得 重大战术成功,只为了迫使敌人更快地用尽其资源。1916年德国人进攻凡尔登, 正是这个意思;英国1916年、1917年在西线也是这么做的,如果不是完全一样的 话,区别只在于更延长了时间。一位英国将军直率地说,钱袋最长的一方必将取 胜。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马恩河战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策的变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你认为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及所学知识,分析马恩河战役的影响。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参战的影响。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钱袋最长的一方必将取胜”,从经济实力方面分析失败的原因;突出特点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回答。 答案:(1)遏制了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使西线转入相持阶段。 (2)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使战争形势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 (3)原因:同盟国物质资源缺乏,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特点: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素养 目标 1.通过了解美国参战的相关史实,认识美国参战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唯物史观) 2.通过协约国阵营的变化及双方力量的对比,理解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时空观念)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随着经济联系的 加强,美国与_______日益接近。 ②德国实施“_______________”,危及美国利益。 ③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获胜。 (2)标志: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_____宣战。 (3)影响:大大增强了_______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 国的方面发展。 协约国 无限制的潜艇战 德国 协约国 2.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_________向同盟国宣战。 3.俄国发生革命并退出战争: (1)背景: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 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2)结果:1918年3月,苏俄同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 义大战。 北洋政府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国西线的攻势: (1)目的:在西线发动新攻势,夺回战略主动权。 (2)简况:1918年3月至7月,相继发起4次大规模进攻,但很快受阻。 2.协约国军队的反攻: (1)准备。 ①为进一步协调军事行动,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法国元帅_____为西 线联军总司令。 ②1917年6月起美军陆续开到法国,英帝国各自治领的军队也不断开往前线。 福煦 (2)反攻。 ①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 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②1918年9月底至10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兴_________”。 (3)结果:德军连连败退,_______集团开始瓦解。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 的政治危机,发生了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和柏林工人起义。 3.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在巴黎签订停战协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___________的失败而告终。 登堡防线 同盟国 同盟国集团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同盟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处于劣势。 2.战略失误:德国的“___________”,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德国被拖入两线作 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矛盾: (1)_________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 (2)德国爆发了“___________”,推翻了帝制。 施里芬计划 奥匈帝国 十一月革命 4.国际力量对比失利: (1)战争初期,_____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2)_______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 (3)在僵持阶段,_____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日本 意大利 美国 【微点拨】 【概念阐释】 《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1918年3月签订的和约,标志着苏维埃俄国正式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苏维埃政府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2021学年化学新教材苏教版第二册专题提升训练2-含解析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单元评价-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含解析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单元评价-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含解析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单元评价-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含解析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单元评价-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含解析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单元评价-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含解析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单元评价-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含解析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课件-1.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课件-1.2-旷日持久的战争
-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3课件-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