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溪三笑及唐英三笑亭联赏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虎溪三笑及唐英三笑亭联赏析 虎溪三笑及唐英三笑亭联赏析 传 说 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刻于东林寺三笑堂旁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 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唐英( 1682-1756 年)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云: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历 史 虎溪三笑之说始自唐代,至宋代李龙眠(公麟,1049~ 1106)首作三笑图,智圆并为之作图赞,成为脍炙台 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佚名作《虎溪三笑图》人口之美谈;于 大宋僧史略卷下、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八、佛祖统纪卷二十 六、卷三十六、释氏通鉴卷三、释氏资鉴卷二、释氏稽古略 卷二等书中皆有载述。 依史实言之,慧远示寂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417),陶渊明若逝世于刘宋元嘉四年( 427),则二人为同一时代之人,且渊明系浔阳人,地与庐山相近,二人之交游 未必不可能。 关于陆修静之事迹,依辩正论卷六、甄正论卷下、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续高僧传卷二十三昙显传、佛祖历代 通载卷十等所述,修静于梁敬帝绍泰元年( 555),与昙显对论佛道二教之优劣,时当慧远示寂后一三八年。另据佛祖统 纪卷二十六载,修静逝世于刘宋泰始三年( 467);又据道教 类书之云笈七签本传载,修静逝世于刘宋元徽五年( 477),享年七十二。故知慧远与修静之时代相去甚远,二人交游之说极牵强。 盖自中唐以降,儒道佛三教融和之说渐趋流行,虎溪三笑一事或系好事者就三教融和说而虚构者。此外,日本 在镰仓时代之后期,亦开始流传该类画作。 [ 庐山记卷一 闲居编卷十六、镡津文集卷十三、东林十八高贤传、尘添壒囊钞卷五 ] 虎溪三笑图 虎溪三笑的故事历来为画家所喜爱,各种以虎溪三笑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不乏许多传世名画。此类画 题,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作品属五代宋初石恪绘 《虎溪三笑图》 和宋代李公麟作《三笑图》为最古,现存世最为著名的当属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佚名作《虎溪三笑图》 。其它传世名作还有清代陈洪绶作《虎溪三笑图》藏于武汉博物馆。 现代傅抱石作《虎溪三笑图》藏南京博物馆等。宋代梁楷、宋末元初颜辉、明代郭诩、吴伟、周臣、杜君泽、尤求、清代陆吉安、许从龙、现代古一舟、亚明、刘旦宅等也有此类画作存世。 明朝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登基不久绘制的《一团和气图》亦是以虎溪三笑故事为题材,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团和气图》院。此图乍看如同一人,细看实为一孺、一僧、一道三人合抱相视而笑,构图精巧。 此画为儒释道人物之画题。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之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之慧远不觉间跨越其自我禁足之虎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此即虎溪三笑图所绘之内容。后世视之为儒释道三教亲和之象征,此类画题现存者以宋代石恪所绘为最古。 唐英三笑亭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注 释 ①虎溪:在庐山东林寺门外的一条小溪, 名为虎溪,《名山洞天福地记》称为 #8220; 四十七福地 #8221; 。 ②三教;指佛、儒、道三教,暗隐慧远、陶渊明、陆修静三人属三种教派。其中陶渊明指为儒教,实属勉强。 ③源流:水的发源地和泾流,此处比喻宗教的起源 和经过。 ④莲:莲花,此处指慧远和尚在东林寺结创的白莲社。因东林寺前种植了白莲,故称白莲社,他所创立的佛教宗派本称净土宗,亦因此又称莲宗。莲与佛有密切关系,佛在讲经说法时的座位称为莲座、莲台。 ⑤僧:梵语 #8220; 僧伽 #8221; 的省称,为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和尚。 ⑥舍:宿舍,住房。 ⑦一花:天竺僧菩提达摩始传佛教禅学到中国,被 禅宗奉为 #8220; 禅宗第一祖 #8221; ,至唐代慧能为第六 祖,禅宗佛学发展到高潮。其后,禅宗又分化为五个宗派, 后人称菩提为 #8220; 一花 #8221; ,五宗为 #8220; 五叶 #8221; 。 ⑨世界:指佛教世界。 ⑨如来:即释迦牟尼,泛指 #8220; 佛 #8221; 或成 佛者、佛教领袖。 ⑩三笑亭:在虎溪上原先建有一亭,取名三笑亭,后废。⑾唐英:字俊公,晚号蜗寄老人。清朝乾隆年间任内务府员外郎兼佐领等官,擅诗、工书画等。 赏 析 庐山素以 #8220; 匡庐奇秀甲天下 #8221; 著称于世。它不仅是蜚声中外的避暑胜地,而且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佛法名山。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神话传说。全国各地历代名人在庐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和奇闻 轶事。唐英撰写的这幅对联,即讲述了这样两则历史掌故。 上联向读者叙述了在庐山发生的一个传说:相传和尚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以溪为界,若过溪,寺后老虎就会吼啸起来,因此名虎溪。有一次,慧远送别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由于情投意合

文档评论(0)

185****98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