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董观泉·大观行草新版别.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董观泉·大观行草新版别 赏奇斋之“大观通宝”锈蚀严重,乍看彩照,穿孔有流铜尚未清理,钱肉加工亦显粗糙,锈色包浆泛肤白,不似北方干坑斑斓而有层次,品相较差。 然细观钱文神韵及穿郭制作则颇具北宋钱风,特别是“大观通宅”四字书写流畅,颇见功力,且布局得体有致,非近年新铸赝品,书写拙劣,一派狞厉乖张之气,一看便知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者所为。 须知“大观通宝”乃徽宗赵估御书之钱,所谓铁画银钩自成一体,无论楷书、行书皆呈一派华贵洒脱之气,在我国古代钱币中,享有独树一帜之美誉。 观此品大观行草钱与诸谱所载之行草铁母大观,气韵风格颇为一致,但又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谱载行草大观,“观”之左半部草头及双口被两笔带过,而此“观”字左半部则基本保持了楷书原貌,“大”字第一笔倾斜明显,第二、三笔互成倚撑之势,与谱载品大同小异。“通宝”二字写法与谱载行草版基本一致。 综合以上各点,此钱应为诸谱失载之行草大观未见版别,由于较谱载之同类钱直径稍大,故不排除铁母的可能性,但因未见同版之铁钱面世,也可能属于铸造后,由于某种原因未经批准而废弃之试样钱。 当然,这些都是根据彩照推断,正式鉴定意见当以实物而确认。(老 董) 孤品“大观行书通宝”应是试铸钱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末代皇帝,他治国无术,导致政权腐败。金人入侵,国内竟无人能率兵抗御,以至两父子被金人掳往北方,从此北宋结束,南宋开始。徽宗皇帝政治上无能,但艺术上却颇具天才,喜欢园林布局,享受人间欢乐。他善于绘画,鉴赏古字画,同时写得一手好字,别具一格,名为“瘦金体”。徽宗当政时曾大量发行货币,例如:建国通宝、圣宋元宝、圣宋通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崇宁元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政和重宝、重和通宝、宣和元宝、宣和通宝,靖康元宝、靖康通宝。这当中有铜钱、铁钱、金钱、银钱。币值中有小平钱、大钱,还有特大型钱。北宋由于滥发货币,因此后世留存极多,现在国内出土常常数以公斤计,甚至以吨计。市场上真的古钱币也多是北宋钱币,但是又以普通钱币为多,而珍稀钱很少见。以“大观通宝”为例,一般价值不高,常是数十元、数百元,或数千元。但有两种大观钱很少见:一是特大型瘦金体大观钱,另一种是徽宗赵估行书大观钱(华光普先生称其为“铁母钱”)。这两种钱币传世极少。据华光普先生编辑的《中国古钱目录》介绍,特大型大观钱现在价格已经过万元人民币,行书“大观通宝”铁母钱目前已达两三万元人民币。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随着收藏市场进一步发展,这两种钱币应当还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笔者近日购得一枚宋徽宗赵佶亲手书写的行书“大观通宝”小平钱。经仔细观察,又发现与湖南华光普先生《中国古钱目录》所载之“行书大观铁母钱”明显不同,此钱直径比钱谱所载的大,而且文字清晰,字口深峻,如刀削一般,具有母钱特征。笔者愿将这枚行书“大观通宝”钱有关资料公之于众,与广大古钱爱好者共同欣赏,供钱币界前辈、同仁共同研究。此钱直径27.4毫米,厚2.8毫米,穿6.5毫米,重4.5克。此钱钱文深峻,字高1.4毫米,字体纤细,背穿高0.3毫米,钱肉只有1.1毫米厚。此大现钱,材质应为铜材,但并非青铜,其色为灰白色,似是白铜。钱面包浆老旧,钱文字、钱肉表面均有肉眼可见之锈蚀痕迹,也微见铜锈,成鱼鳞状。将此钱轻轻掷地可听见铜材质落地的金属声。这枚行书“大观通宝”钱虽然字口笔画纤细,但其穿内未有加工的规整光洁状,穿的边缘、“观”字末笔也见铸造时之缺陷痕迹,不似加工后的“铁母钱”。笔者判断,此枚行书“大观通宝”应是“试铸钱”,似初铸版,同时此行书“大观通宝”钱也应是一枚北宋珍稀钱。这是笔者一家之言,对否,请大勇先生赐教。 (文 广东 甘曙光) (责编:丁 丑)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