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海棠新城天宫河片区开发项目(道路)勘察、设计-电力通信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doc

大足区海棠新城天宫河片区开发项目(道路)勘察、设计-电力通信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大足区海棠新城天宫河片区开发项目(道路)勘察、设计 电 力 通 信 工 程 施 工 图 设 计 说 明 项目概述 项目区位 大足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部,北临潼南区,东北接铜梁区,东南邻永川区,西南接荣昌区,西北连四川安岳县;是成渝直线经济带核心区域,东距重庆80公里,西距成都200公里,位于连接成渝双核的成渝发展主轴之上,是成渝经济区发展主轴及“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大足位于重庆一圈两翼发展的一小时经济圈上,是重庆城市发展的新区,区位优势明显。 根据大足区城乡总体规划,大足将形成以大邮路城市发展带、龙岗-棠香城市发展核、双桥-龙水城市发展核的“一带双核”总体空间结构。其中,包含中心城区的龙岗-棠香组团将以国际精品旅游城市为目标,以旅游城市功能为核心,重点发展高端消费、文化交往、文化创意、休闲疗养、职业教育等功能。整合景观资源和登云机场,重点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与拓展旅游产品内涵,强化城市建设与山水资源的结合,建设富有特色的宜居城市风貌。 海棠新城东部片区位于龙岗-棠香城市发展核东侧,区域内主要骨架路网呈“二横二纵”格局,本项目位于大足区海棠新城东部片区,位于龙棠大道东侧、三环线北侧、石刻大道西侧区域。本次设计共有7条道路,包括1条城市次干路(梅家冲路)及6条城市支路。次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同时兼具服务功能;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主要实现城市道路系统的通达性功能。 工程概况 本项目包含七条道路,道路总长约6178.242米。其中梅家冲路为城市次干路,道路全长1023.907米,标准路幅宽24米,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40km/h;其余六条路为城市支路,龙凤路道路全长1411.58米;启智路道路全长586.043米;东序支路道路全长604.309米;菡萏路道路全长1862.777米;莲北路道路全长257.911米;田坝路道路全长431.715米。标准路幅宽16米,双向2车道,设计车速30km/h。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电力通信工程、海绵城市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和绿化景观工程。 本次设计内容共有七册。本册为第五册:电力通信工程。 设计依据 规范及标准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 (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2014); (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 50217-2018); (4)《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 50373-2019); (5)国标图集《110KV及以下电缆敷设》(12D101-5); (6)国标图集《地下通信线缆敷设》(05X101-2); 设计资料 (1)本工程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项目区实测1:500地形图 (3)大足区龙岗棠香组团局部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4)大足区龙岗—棠香组团海棠新城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2018年编制)(林同炎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5)大足区海棠新城核心区土地整治项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6)大足区海棠新城旅游大道(龙景东路延伸段)、莲花观光路、新东观光路勘察、设计施工图设计图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大足棠香至龙水快速连接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8)大足区海棠新城(职业)教育城①②③项目(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9)大足排水(雨水、污水)管网建设规划 (10)大足海绵城市规划 (11)本项目方案批复 (12)与本项目有关的其它相关资料 初设专家意见及回复 暂无 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电力管网主要采用电力通信共同沟以及电力排管埋地敷设的方式;通信管网采用电力通信共同沟以及排管埋地敷设的形式。本次设计管孔考虑留有裕量以满足发展需要。 为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的重叠交叉,当管线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宜按下列原则进行处理: (1)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 (2)可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3)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4)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本次设计电力/通信管网电力/通信管线与各种管线的间距应满足《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第4.1.9条的规定。同时通信管线与各种管线的间距应满足《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的规定。 电力通信共同沟设计 按照建设单位要求,本次设计采用设置电力通信共同沟。 本次设计共同沟为矩形断面,标准段共同沟内空尺寸为高1.8m,宽1.4m。在沟内两侧壁上分别安装强弱电支架,两侧支架交错布置。支架层间距250mm,水平安装间距750mm。支架为玻璃钢成品,需使用当地电力部门认可的产品。 共同沟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顶部安装盖板,盖板固定在沟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