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3.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 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他的旷达 胸襟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一首气势磅礴的《临江仙》,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风起云涌的三国古战场。面对着滚滚逝去的长江水,大文豪苏轼又会有怎样的感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走进豪放派的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明确目标(学生齐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梳理积累,感受豪放风格 2.涵泳品味,体悟作者情感 三、初读,梳理积累 活动一: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学生评点,指出在字音、节奏方面处理不恰当之处。 3.教师出示本节课中易读错的字音: 浪淘尽 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樯橹 早生华发 还酹江月 活动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主疏通文意,并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学生分组合作,相互答疑,解决疑惑。 3.学生提出未能解决的疑惑,师生共同研讨。 4.教师出示本节课中难释义的语句: 千古风流人物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卷起千堆雪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尊还酹江月 活动三:疏通了文意,指导同学再次朗读课文 四、再读,感受风格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把读者带到千古兴亡的氛围中去。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 3.比较两个版本,“乱石崩云,惊涛裂岸”,你感觉哪个更好? 提示:老师点评时把回答的角度界定为“动作的表意,修辞,上下文的关联。老师自己也提出看法,用 “拍”好,因为还能体现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同学们各人有自己的不同理解,这样很好,其实很多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从老师的角度,比较喜欢教材的版本,原因,“过犹不及”,豪放过了头,就缺乏了美感,这是老师个人的见解,并等于否定前面同学的观点,以后读书会不同版本,大家完全可以通过今天这样的方法,多做一些这样的比较,会使大家的鉴赏能力有个更好的提高。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五、品读,涵泳体悟 1.苏轼为什么单单怀周瑜?(补充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 2.苏轼为什么会感慨“人生如梦”? 明确: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小结:“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