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雨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语文_雨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身临其境深情的诵读 2、把握“雨巷”、“姑娘”、“我”的意象 3、体悟作者情感 4、学习知人论世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熟悉诗歌,逐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深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的情感,体悟作者的情感 四、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体味诗歌的感情 难点:意象的运用和选择 五、教学过程 学习诗歌,朗读是非常重要的,朗读要把诗歌的情感表达出来,也需要一个过程,今天,我们学习戴望舒的雨巷,就从朗读开始。 1、初读,整体感知。 (1)字音 颓圮 彷徨 彳亍 寂寥 惆怅 (2)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4)始终有哪些意象? 2、品读(合作探究) 意象是品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题目: (1)找出诗中描写“雨巷”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2)找出故描写“丁香姑娘”的诗句,并选择你喜欢的诗句,并且概括其特点 明确: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 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 冷漠, 凄清,又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丁香花,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 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 冷漠, 凄清,又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3)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能够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终于,姑娘出现了,她也跟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姑娘慢慢地走过来,越走越近,我感觉到她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当我想说句什么话的时候,她跟我擦肩而过,而且,慢慢地远离我,越走越远,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只剩下我,仍然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继续等待,继续追寻。 3、合作探究 (1)品诗还需要知人论世,小组合作探究结合作者经历、时代背景等思考雨巷是一首什么诗。A爱情诗B哲理诗C政治诗 并说出原因 (2)体悟作者情感。 作者简介: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补充背景: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这个朦胧阴沉的意象,正象征着此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丁香姑娘,是他们美好理想的象征。 关于这个时期进步青年的这种彷徨,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的时候讲过一篇散文,作者在当时也是身处于这种彷徨中。是哪一篇课文啊?《荷塘月色》。 4、鉴赏技巧 你认为这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什么特色?至少说出一点并加以赏析。 明确:象征、重章叠唱、反复、排比、比喻 5、?拓展延伸 指出下面两首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6、拓展与创新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