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融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材《教育心理学新编》李小融 编著 四川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绪论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②学习的基本理论; 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 1903 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 20 世纪 80 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 (1903 年~20 世纪 20 年代) :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 (20 ㈡过渡时期 (20 世纪 30 年代 ~50 年代) :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 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真正突破; ㈢发展时期 (20 世纪 50 年代 ~80 年代) :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 、《人类的特征与学习》 ,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学习的条件》 ,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 1974 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 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 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 ④自然实验法: 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 ④自然实验法: 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 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 学习 学习)。 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⑤实验室实验法: 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 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⑥临床个案法: 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 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第一节 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必须从促使受教育者个体心理的发展入手。 广义的教育 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学校教育 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就是塑造或改变学生个体的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 ㈠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 :指个体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㈡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现代教育的两条基本发展趋势:①终身教育;②自我教育(学会 三、教学与课: 三、教学与课: 展的相近性; ④活动的整体性和独立性相结合;⑤伙伴关系的平 展的相近性; ④活动的整体性和独立性相结合; ⑤伙伴关系的平 ㈠什么是 教学:指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㈡什么是 课: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㈢有效教学的指标: ①清楚而明确地组织教材; ②清晰地阐述学习目标; ③有目的地选择和安排适当的学习活动; ④学生从事创建性的活动; ⑤师生均有方向感; ⑥有令人愉快的气氛; ⑦有对工作的严肃认真感; 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 ⑨个别学生得到照顾。 第二节 学生和教师 一、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㈠学生及学生群体: 正式的学生群体 :指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 学生班集体特点:①育人的目的性;②组织的指令性;③成员发 等性;⑥教师的影响性。 等性;⑥教师的影响性。 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积极作用; 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积极作用; 班集体类型:团结、散聚、离散。 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形核、形成、发展。 怎样利用班集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期望、引导;对学生的接纳爱护、期望效应;师生的交流和班级共同奋斗目标。 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指既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批准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内蒙古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