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三级上册数学 第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docxVIP

(教案)人教版三级上册数学 第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数学广角——集合 1.例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求两个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让学生体会集合概念的含义及集合的运算,学习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用统计表的形式给出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3.介绍用韦恩图表示集合及其运算的方法,让学生体会集合元素的特性;互异性和无序性,体会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 2.使学生学会借助韦恩(Venn)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较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重点】 理解集合图的各部分意义,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难点】 借助直观图解决集合问题。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韦恩图。 方法一 师:我想试试同学们反应快不快,请大家猜个脑筋急转弯: 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去动物园,可是他们只买了三张票,便顺利地进了动物园,这是为什么? 预设 生:爷爷、爸爸、儿子。(板书:爷爷、爸爸、儿子) 师:两个爸爸(板书:2),两个儿子(板书:2),却只买了三张票。(板书:3)这2+2怎么会等于3?这里谁的身份最特殊?为什么? 预设 生:爸爸的身份最特殊,有两个身份,既是爷爷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爸爸。(板书:既……又……) 师:爸爸有两个身份,重复算了一次。(板书:2+2- 1=3)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与这有关的一类问题。(板书:数学广角——集合)窍门满街跑,看你找不找。这节课看谁找的窍门最多?谁表现得最好?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的实例买门票引起,让学生脑筋急转弯,到底是哪里的原因少了1个人呢?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出新课课题。 方法二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小游戏,需要两个同学来帮忙。其他同学可要认真观察呀! 两个同学一人一张纸条。 师:这两张纸条上都是6个格子,请你们把它们对接在一起。(学生操作)现在两张纸条共有多长?怎样计算。 预设 生:两张纸条一共12个格子,6+6=12(个)。 师:慢慢向中间移动,这时还是12个格子吗?为什么? 预设 生:不是,因为有一部分重合在一起了。 师:哪部分重合了?谁来指一指? 预设 生:原来就是这重合的部分引起了长度的变化。重合在数学中也叫重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集合重叠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集合)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操作中直观感知,重叠会使总数减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一、了解运动爱好。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体育运动吗?体育运动各种各样,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学生随意回答。 师:假如学校里要组织活动,一项跳绳,一项踢毽,请你选择的话,你喜欢什么运动? 师:我们举举手看,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踢毽的有哪些同学?都很多,有没有两样都喜欢的? 师: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你们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看看哪个小组今天的精神面貌最好! (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了两个圈:左边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右边的圈表示喜欢踢毽的) 二、提出问题,激发冲突。 (指定第一小组) 师:现在请喜欢跳绳的同学到左边的圈内(有9人,板书:9);请喜欢踢毽的同学到右边的圈内(有8人,板书:8)。 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表格:“第一小组喜欢跳绳、踢毽学生名单”。 课件出示:第一小组喜欢跳绳、踢毽学生名单: 跳 绳 杨 明 陈 东 刘 红 李 芳 王爱 华 马 超 丁 旭 赵 军 徐 强 踢 毽 刘 红 于 丽 周 晓 杨 明 朱小 东 李 芳 陶 伟 卢 强 师:共有多少人呢?谁来说一说? 预设 生:8+9=17(人)。 师:那么对不对呢?我们来数一数吧。 预设 生:不对,没有那么多。 师:为什么算出来的人数和实际人数不符呢? 预设 生:有的同学两项都参加了。 师:为什么“两项都参加的”影响了我们解决问题?“两项都参加的”到底应该算几个人?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表示“既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的情况,又能明显看出一共有多少人?” 三、小组讨论,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组交流,互相介绍自己的方案。 2.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注意追问“如何表示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体会两个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构成的交集。 随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各图: 预设 生1:把参加两项比赛的学生姓名分别列出来,把相同的名字连起来,就找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学生了,有3人。这样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加上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再去掉3个重复的,应该是14人。 生2:先写出所有参加跳绳比赛同学的姓名,再写参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