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章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2、培养特性 严格厌氧 普通平板、血琼脂平板上生长 蛋黄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形成浑浊圈(脂酶) 3、分型 根据神经毒素的抗原性不同,分为A、B、C、D、E、F、G7个型。 I组 A、B、E型 引起人类疾病 II组 E、B、F型 III组 C、D型 鸟类肉毒病 C型毒素最强。 IV组 G型 4、抵抗力 有芽孢,抵抗力强 121度20min 肉毒毒素对酸抵抗力强,胃酸24h不被破坏,可被胃肠吸收。不耐热,100度1min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肉毒毒素 最剧烈的神经外毒素,毒性比KCN强1万倍 结构、功能和致病机制与破伤风痉挛毒素相似,特点为: 对酸和蛋白酶的抵抗力较强。经吸收入血后,作用脑神经核和外周神经-肌肉接头处以及自主神经末梢,阻碍乙酰胆碱释放,导致肌肉麻痹。 内化后停留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上行 C和D型毒素有噬菌体编码,而其他由染色体决定。 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 肉毒梭菌合成前体毒素 释出前体毒素 死亡 肠道中的胰酶或Bac产生的蛋白酶 肉毒毒素(轻链 毒性链 重链 与受体结合) 由肠道吸收至淋巴、血液系统 颅脑神经核 外周神经肌肉接头 植物神经末梢 肌肉迟缓型麻痹 先有乏力、头疼,后从眼肌麻痹开始(复视、斜视、眼睑下垂),接着咽部肌肉(吞咽困难,咀嚼困难),进而膈肌麻痹,呼吸困难,直至衰竭而死亡) 少见肢体麻痹,无发热,神志清楚 肉毒毒素先形成前体毒素的意义在于前体毒素可耐受消化酶的作用,而纯化的肉毒毒素经胃液消化后可以失活。 肉毒毒素近来已经成功用于治疗神经肌肉紊乱性疾病(睑痉挛、斜视、面部肌肉痉挛等),准确地在局部注射微量肉毒神经毒素可阻断引起疾病的神经冲动,缓解症状。 防止和警惕将肉毒毒素制备成生化武器或搞恐怖活动。 * * Anaerobic bacteria 一群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根据有无芽孢,分为: 有芽孢G+厌氧梭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艰难梭菌 无芽孢 G+ 杆菌、球菌 (占90%) G- 杆菌、球菌 第一节 厌氧芽孢梭菌 严格厌氧,G+,能形成芽孢的大杆菌,且芽孢的直径大多超过菌体的宽度,使菌体膨大成梭形。芽孢的形状和在菌体中的位置因菌种不同而异,在鉴别上有意义。 对热、干燥和消毒剂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主要寄生在土壤、人和动物肠道,多数为腐物寄生菌,少数为致病菌,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和酶,引起人类和动物疾病。 一、破伤风梭菌 引起破伤风的病原菌。 机体受外伤、创口被污染、分娩时使用不洁器械剪断脐带等引起。 发病后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因窒息或呼吸衰竭死亡。 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破伤风是反映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菌体细长杆状,无荚膜,有周身鞭毛。 芽孢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大于菌体,呈鼓槌状。 2、培养特性 专性厌氧,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形成中心紧密、周边疏松似羽毛状的菌落。 血琼脂平板上有明显溶血环。 疱肉培养基中肉汤均匀浑浊,培养时间稍长,部分肉渣被消化,微变黑,分解蛋白质产生H2S及甲基硫醇等。 一般不发酵糖类。 3、抵抗力 繁殖体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 芽孢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几十年,能耐煮沸1h。5%石炭酸中存活10-15h,对青霉素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发病条件 由伤口侵入人体。 伤口的厌氧微环境是破伤风发病的重要条件。 伤口窄而深 伴有泥土等杂物混入 组织缺血、坏死 同时有需氧菌感染 2、致病物质 无侵袭力 外毒素: 溶血毒素:类似SLO,对氧敏感,溶解RBC等,对 破伤风的作用尚不清楚。 痉挛毒素:神经毒素,不耐热,60度30min被破坏。 可被肠道中酶破坏,口服该毒素无致病 作用。 痉挛毒素 蛋白酶 A链 B链 锌内肽酶 抑制储存有抑制性神经介质的小泡上膜蛋白 阻止抑制性介质的释放 结合神经细胞和转运毒素分子 伸肌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 嚼肌—牙关紧闭 面颊肌—苦笑面容 颈肌—角弓反张 咽喉部肌—窒息 3、致病机理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 4、所致疾病:破伤风 多见于战伤,平时除创伤感染外,手术器械灭菌不严也可引起。 发病早期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随后局部肌肉痉挛,出现张口困难,咀嚼肌痉挛,牙关紧闭,既而颈部、躯干和四肢肌肉强直性痉挛,身体呈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文件目录.pdf VIP
-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pdf VIP
- 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docx VIP
- 电力变压器声纹检测技术导则.docx VIP
- 调度员考核管理细则梳理.docx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24—0201.docx VIP
- 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控制制度.pdf VIP
- 2021《森林消防队伍基础设施、装备及制度建设标准》.pdf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 633-2012).pdf VIP
- (高清版)-B-T 2423.18-2021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