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修辞
修辞
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初中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借代。除此之外,语文知识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引用、反语、白描、顶真(又名联珠)、互文、回环、双关、用典、引用、谐音、歇后、通感(又名移觉、移就)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
(一)比喻
含义:比喻就是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作用:使语言生动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分类: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及借喻三类。
1.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月光如流水一般……
2.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雪比喻浪花)
【注意】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二)比拟
含义: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成功与否,就看所创作的句子是否把物当人来写,看有没有人一样思想、行为,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
作用:作者用第二人称的修辞手法,使对象人格化,赋予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点。
分类:比拟人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
1.拟人——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等。
例如:(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2.拟物——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等
例如:老师在讲课,他竖起耳朵听。
(三)排比
含义:在一个句子中同时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
作用:它能增强句子语势,加深感情。其特点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组成,而且开头几个字相同。
分类:常见的排比句有并列式和递进式两大类。
1.并列式排比句:所谓并列式排比句,它的分句之间是并列同等地位。
例如:绿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
2.递进式排比句:也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组成,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例如:为了保护干部,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为了共产党的胜利,刘胡兰壮烈牺牲。
(四)夸张
含义: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作用:突出特征,启发联想,表达强烈的感情。
分类:包括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2.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3.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属于超前夸张)
(五)设问
含义: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例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六)反问
含义: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作用:加强语气,比直接说出答案更鲜明有力,更富启发,感情更强烈。
例如:难道我不爱我的祖国?
(七)对比
含义: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突出相反或相对的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更为鲜明、突出。
例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八)对偶
含义: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读来有节奏感。
分类:对偶有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①满招损,谦受益。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年级语文上单元归类复习.pdf VIP
- ASME B18.29.1-2010 螺旋线圈螺纹插入-自由运行和螺纹锁定(英寸系列).pdf VIP
- 电力行业检查标准清单(发电部分).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四川省渔业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docx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1-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5单元全册打包期中期末复习.docx VIP
- 危大工程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清单(住建部2018第31号文).pdf VIP
- 2025小学科学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理论部分附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docx VIP
- L23R401 城镇热水管道直埋敷设图集.docx
- GMP文件管理规程(新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