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第3课 宋明理学;1.汉武帝以后;1.佛教和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儒学自身来看,儒学正统地位为何会受到佛、道的冲击?;材料一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 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三教图 (清)丁云鹏; 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菩提祖师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既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在取经路上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儒家思想。“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既体现了佛法无边又存在着一定的等级观念。; 材料一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论佛骨表》
材料二 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⑧。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原道》; 材料三: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程颐认为,唐朝是因为不正纲常、不尊伦理才导致藩镇割据,进而出现了五代之乱。)
材料四: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天下之人若饥渴之于饮食,苟得而已。当??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
——摘自《李觏(gou宋初儒者)集》卷二八《答黄著作书》;一、三教合一————理学产生的背景;2)思想来源:;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颢(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历史叙述:程门立雪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世称晦庵先生,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继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
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地位---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材料一: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实是有理,故实是有物”
------二程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熹;程朱理学;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即三纲五常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材料四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二程遗书语录》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它理会过。”(《朱子语类》卷15) ;二程理学 ;朱熹理学(集大成者);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
(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
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
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
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
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他(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