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试卷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试卷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试卷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
年 班 姓名
一、我会填。
1.
a×8×b可以简写成(
)。
2.
当 m= 4 时, 3m + ㎡=(
)。
3.三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数是m,它前面的数是( ),后面的数是( )。
4. 小明买 x 本日记本,每本 2.8 元,付出 10 元,找回( )元。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
1. ㎡大于或等于 2m。 ( )
2. a+a= a2 。 ( )
3.6 x + y表示 x 与y的和的 6 倍。 ( )
4. 4 x +10= 70 和 5 x +3 x=120 的解相同。 ( )
三、精挑细拣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5.6 x-3.1 B . 5.6+0.1 =5.7 C.6 x-5y= 0
2.如果 0.4×a=0.45×b(a,b都不为 0),则( )。
A .a=b B.a b C .a b
3.x 与 1.7 的和的 4 倍是 20.4 ,可列方程为( )。
A .x+1.7 ×4=20.4 B. 4( x+ 1.7 )= 20.4
C.4 x+1.7 = 20.4
4.6 x=0 ,则方程( )。
A .没有解 B .有无数个解 C.只有一个解
四、求未知数 x。
4 x+ 4.5 × 4 = 36 7x- 4x= 1.8 ( x- 4.5 ) × 3= 24
五、列方程解应用题。
1.2004 年亚洲人口约 39 亿,比欧洲人口总数的 5 倍还多 4 亿人,欧洲人口大约有多少亿人?
1
买 10 袋大米和 6 袋面粉一共用了 472 元。每袋大米 28 元, 每袋面粉多少钱 ?
学校买了 50 张电影票,标价有 1.5 元和 2 元两种,已知买票共用去
元,两种票各买几张?
六、我是数学小博士。 要坚持下去哟!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 20 千米。到乙地后又以每小时 30 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往返一次共用 7.5 小时。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2. 某小学举行数学竞赛,共 15 道题,评分标准是做对1题得 8 分,做错或不做 1 题倒扣 4 分,小明最后得 72 分,他做对了几道题?
2
4* 七月的天山
教学时间教学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
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
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
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
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
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
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
景象呢?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 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
3
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
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
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
《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它们有
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 摘
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
言)。
3、提出学习方法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
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 ,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 学生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4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 描
写景物: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
等美景。
描绘方法:
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
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
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 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
b.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
c.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
稠密。
d.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