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antecNBU存储备份系统建设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ymantecNBU存储备份系统建设方案 目 录 第1章 综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系统现状 1 1.2.1 现有系统环境 1 1.2.2 现有系统分析 2 1.3 面临的挑战 3 1.4 系统建设原则 4 第2章 需求分析 5 2.1 备份需求 5 第3章 技术方案 5 3.1 备份系统架构设计 5 3.1.1 系统架构说明 6 3.1.2 软件配置说明 7 3.2 备份和恢复方式 11 3.3 备份策略规划 12 3.4 方案技术特点 13 3.4.1 介质服务器负载均衡/切换 13 3.4.2 智能磁盘容量管理 14 3.4.3 可选择用户恢复与复制的介质服务器 15 3.4.4 存储生命周期策略 16 3.4.5 真实镜像恢复(True Image Restore) 17 3.4.6 合成全备份 18 第4章 方案优势总结 19 第5章 Symantec NetBackup电信行业成功案例 21 综述 项目背景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XX电信分期分批建设了短信积分、ADC、企信通、农信通、MISC、SIMS、PTT、天地游、移动114等多套新业务系统。目前,随着XX电信新业务的快速发展,又在着手建设SP监控、公司门户网站等多套新业务系统。 为了适应和满足XX电信新业务的快速发展需求,XX电信准备对现有业务系统数据存储和保护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备份和统一管理,保证业务数据管理的高效及安全,以及达到数据保护管理整体费用的最优化。 现有新业务系统中,只有ADC系统和自有增值业务系统拥有数据备份管理软件,其他业务系统目前都没有采用备份管理软件,部分业务系统采用手动编写脚本的方式进行备份,无法保证业务数据的集中备份需求。 XX电信新业务系统数据存储备份和管理技术改造完成后,将建立集中统一的数据存储备份管理平台,为短信积分、ADC、MISC、SIMS、自有增值业务、企信通、行业网关、农信通、展销平台等业务系统数据提供集中统一的备份管理服务。 系统现状 现有系统环境 XX电信新业务系统目前主要由短信积分、ADC、企信通、农信通、行业网关、展销平台、MISC、SIMS、自有增值业务等多个业务系统组成,同时为了适应移动市场的需求,又正在着手建设又在着手建设SP监控、公司门户网站等新的业务系统。 已有业务系统环境如下: 应用系统 主机型号 操作系统 数据库 台数 ADC ? ?短信积分 ? 企信通 行业网关 ? 农信通 ? 展销平台 ? ? MISC SIMS 自有增值业务系统 网站 现有系统分析 现有新业务系统中,仅有ADC和自有增值业务系统采用备份管理软件和磁带库(IBM TS3200)进行相关数据的备份,其他的业务系统则没有纳入备份管理平台,数据中心的业务系统缺乏集中、统一的数据保护机制;而且,对于没有纳入备份管理平台范畴的业务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手工编写脚本的方式对业务数据进行保护操作,即无法满足业务系统数据保护的要求,又造成了管理和维护的复杂度。 归纳总结现有系统的问题如下: 数据保护不全面,没有覆盖所有重要业务系统: 缺乏集中、统一的备份管理平台,只有个别业务系统纳入到备份管理体系中,其他业务则依靠管理和维护人员手工操作的方式;数据保护没有全面覆盖各个业务系统;由于缺乏集中、统一的备份管理平台,导致系统管理和维护复杂度增加,管理和维护成本上升; 缺乏统一的主机系统灾难快速恢复解决方案: 现有系统缺乏统一的主机灾难快速恢复解决方案,UNIX、Linux、Windows等各个业务系统的主机灾难恢复主要依靠管理人员手工操作,不同操作系统平台采用完全不同的恢复方案,管理和维护复杂度高,而且效率低下; 管理维护效率及成本: 系统建设采用单独规划、独立建设模式,主机、存储等资源各不共享,且分散管理,缺少统一管理和维护的手段,管理和维护越来越复杂,维护成本日渐增高; 存储资源利用率低: 采用各业务系统单独规划、独立建设的模式,存储资源无法共享,资源和投资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缺乏完善的数据可恢复性验证测试环境: 现有应用系统,缺乏完善的数据恢复验证测试环境,无法提供数据和系统恢复的验证测试;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对现有应用系统的存储备份资源进行整合,建设集中、统一的存储备份管理平台,为各个业务系统提供集中、统一的存储和备份服务,提高存储、备份性能以及数据的安全保障和系统管理水平,保证各业务系统数据安全和各业务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面临的挑战 用户数据备份系统面临的挑战: 备份窗口:如何快速的备份业务系统数据。 恢复性能:如何快速的恢复业务系统数据,恢复应用运行。 备份的可靠性:如何确保这些备份的数据是安全可靠的。 易管理和易维护:如何管理备份的介质,以及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