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满江红_赤壁怀古》“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赏析.docVIP

戴复古《满江红_赤壁怀古》“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赏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戴复古《满江红 ·赤壁怀古》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 往事随潮 “赏析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 1219 )左右,戴复古曾在鄂州吞云楼谱写一阕《水调歌头》的词,《满江红 ·赤壁怀古》词,约写于《水调歌头》的前后,此时词人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州城外有赤壁矶(又叫赤鼻矶), 虽有人考证这里并非赤壁之战的战场,但时人可能有些传说,前此又有苏轼的 “大江东去 ”一词,词人过此,也难免生发怀旧的感情,继苏轼之后,再写一篇赤壁怀古词。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 平淡之中见奇伟。 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 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 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赏析 宋宁宗嘉定十二年( 1219 )左右,戴复古曾在鄂州吞云楼谱写 一阕《水调歌头》的词作,《满江红 ·赤壁怀古》词,约写于《水调 歌头》的前后,此时词人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州城外有赤壁 矶(又叫赤鼻矶),虽有人考证这里并非赤壁之战的战场,但时人可能有些传说,前此又有苏轼的 “大江东去 ”一词,词人过此,也难免生发怀旧的感情,继苏轼之后,再写一篇赤壁怀古词。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 平淡之中见奇伟。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上片开头说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与苏轼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相比,复古词显得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苏词中 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复古词写周郎,仅写他 “气吞区宇 ”的英雄气慨,别是一种写法。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 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采,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 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 “貔虎 ”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鱼龙 ”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杜甫《秋兴》有 “鱼龙寂寞秋江冷 ”之句,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它们因为受到战火的威胁而感到怒不可当了。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 ”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用 “今如许 ”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问得 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 下片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 ”数句,写赤壁矶附近的山川形胜,迫怀赤壁之战的遗迹。 词人认为建安十三年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战斗,是两军决定存亡的一次战斗。如今看到这些遗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真胜过读历史书籍。下面又将话题一转,抒写词人忧国伤时的感慨: “几度春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东风吹,光景移,由三国至今, 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潮而逝去,这是历史的规律。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 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 下片的结穴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 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 “春风杨柳万千条 ”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这与杜甫的《哀江头》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以及姜夔《扬州慢》结穴处的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是同一种手法,都是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当然,苏轼是宋代一代词坛巨匠,后人再写《赤壁怀古》,要想获得读者的赞许,的确有些困难,戴复古写这阕词,也难免有望洋生叹的感觉。 很难说此词能与苏东坡争胜。 平实的开笔, 总觉少了 大江东去 的雄奇,缅怀的周郎,也失却几分 雄姿英发 的潇洒,然而 万骑临江貔虎噪的渲染,毕竟腾升了决战赤壁 的壮气,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后的冷然反诘,亦有狂谰逆折般的警醒之力。过片语重而气促,似 闻风振潮涌之声涤荡其间。 结句的发问虽从杜甫诗中发生, 依然有世 迁景存的无限感慨推涌。 大抵东坡所缅怀的,是辉耀江天的英雄功烈, 故多从人物风神着墨。此词所感慨的,则是昔盛今衰的兴亡时势,故 时以论议入调。神采之略逊,正有哀感之深沉相补,以足以论本词之 得失乎?

文档评论(0)

zdq0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