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进展;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中最多的一类药物,占医院药费总额中40%左右,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关系重大。近年来不同类别的新抗菌药物投入临床使用,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迫使临床医生要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现从临床角度就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几类抗菌药物及投药新观念加以概述,以供参考。;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进展;1、 β-内酰胺酶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服产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的方法之一,就是将对β-内酰胺酶不够稳定的药物与不同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抗生素合剂。合剂中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保护与其组合的β-内酰胺抗生素,使其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继续发挥抗菌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3种。这些酶抑制剂本身也属于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在其单独使用时只有很弱的杀菌作用。其主要应用价值在于保护与其组合的药物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3种常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抑酶谱与抑酶活性有所不同,见表1。;表1 3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区别;;表2 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与酶抑制剂合剂;;;;;;2、第四代头孢与新碳青酶烯类药物: 开发第四代头孢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即AmpC酶。AmpC基因几乎存在于所有的G-杆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很低,不足以引起耐药,但存在于阴沟肠杆菌,沙雷氏菌等细菌中的ampc基因表达可成百升高,引起棘手耐药问题。;;;二、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意义;表3 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 红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比较;大环内酯类与喹诺酶类类似,其细胞及组织穿透力强,组织中浓度高于血药浓度,细胞内浓度大于细胞外,因此可应用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在细胞内繁殖的病原体。阿奇霉素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的G-菌如流感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治疗社区肺炎的第一选择。;三、怎样评价新喹诺类药物;表4 喹诺酮类药物新分类方法;新的分类的特点是将原来的第一、二代合称为一代,将经较早期开发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总称为第二代,第三代则在第二代基础上又增加了抗G+球菌的活性,第四代在第三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厌氧菌的活性,此种分类方法更符合药物的现状,也方便临床应用。;;喹诺酮优点是口服吸收好,抗菌谱广、组织浓度高,较少有过敏反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某些副反应重,可表现在心脏、肝脏神经系统,及动物实验中有潜在致畸作用及影响幼年关节发育,孕妇和儿童不宜应用。;四、抗菌药物后效应及投用间隔的新观念:;;;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青霉素、一、二、三代头孢、缩短间隔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氨基苷类、喹诺酮类提高血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 碳青烯类及四代头孢:介于两者之间;谢谢!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