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珙县农村中小学撤并的利弊和对策.docVIP

关于珙县农村中小学撤并的利弊和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琪县农村中小学撤并的利弊和对策 王芳 [摘要]农村中小学撤并的布局调整是一个推行了 8年的教育改革,目的是整 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但是,近年来日益暴 露出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上学难,学生辍学增加,城乡差距拉大的现象不断出 现。为此,我作了多次走访调查,收集了琪县农村中小学撤并后出现的问题和针 对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撤并、利弊、对策 关于农村中小学撤并的利弊和对策 近年,全国很多地方开展屮小学布局调整,撤并了部分屮小学, 清退了农村代课老师。这种统筹农村教育资源、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 更好地发展农村教育的理念,无疑是一种良好的动机。但是,这将给 贫困山区教育带来更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一个推行8年的教育改革, 随着一系列“尴尬“的暴露再度走进公众视野。无论是扩大教育规 模,还是优化资源配置,在努力达到布局调整初衷的过程中,上学难, 废旧学校利用难,学生缀学,城乡斧距拉大等现象不断出现。探寻教 育改革背后如何真正实现教育资源优化,实现上好学,读好书,解决 上学路远的问题。对此,我作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学习,找出了存在的 问题和老百姓的愿望及对策。 1 一、学校撤并带来的问题 (-)、撤并后的学校废弃是一种浪费。 1999年我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合格,在验收之前,自改革开 放以來,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所有学校的办学 条件已人为改观,接近标准化的校舍盖好了,桌凳等教学设备也都添 置齐全了。现在,这些学校被撤销,有的将被廉价卖掉,有的闲置, 有的毁掉,由此造成的损失和浪费是显而易见的,况月?撤并的学校不 一定就比原先的学校强到哪里,这样的改革没有让百姓受益。 (-)孩子上学远是普遍现象。 我县属山区县。因地处偏远的山区,学校离家远,有和当多的学 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小学为4公里左右,初中达到8公里,甚至更远。 每天花在走路的时间就达到4小时左右,到了冬天,初中学生是两头 黑。天没亮就打着手电出发,下午放学还要打着手电回家。学生年龄 小,体质弱,营养跟不上,一年四季,不论风霜雨雪,每天要走十几 公里的路上学,消耗大量时间和体能,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况且还存在安全隐患。梧桐村小撤并到凤凰小学后,该村的孩子们每 犬要走1?5小时才能到学校,学龄儿童多数要推迟到8岁才上小学。 (三)、住校的花费增加了家庭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据调查,普遍学校住宿条件差,冬无取暖设备,夏无避暑设施, 吃的伙食不好,卫生条件差,经常有学生生病,影响学习。据调查, 某校2002级学生杨林,是一个农村学生,因离家远,家境贫穷,每 天喝冷水,洗冷水,常常是鞋子湿了没处换,结果一学期下来患上风 湿关节炎,最后引发风湿心脏病,只得辍学医病。不仅影响到身体健 康,还影响到心理健康,原來活泼开朗的杨林变得沉默寡言,自卑、 胆小。为了给杨林医病,花掉家里所有的钱,背上沉重的债务。象杨 林一样患上风湿病的的学生很多,住校生是85人,就有一半的人反 应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痛、麻木。 另外,学生每月伙食费至少150元,加上各种费用,一年下来近 两T元,对于人均年收入不足2千元的贫困山区,实在是一笔不小的 开支,这导致贫困生缀学。兰地村的熊宗法为了给孩子凑生活费,每 周要卖掉50斤玉米,最后实在没有什么可卖的了,只得让孩子缀学。 黄檢村的黄莺姐弟俩,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为了接受教育,家 里的房子面临倒塌,因没有钱,只得用木棒支撑着,父母盼望着姐弟 俩早口毕业。 (四)、学生离家远缺少监管,严重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初中学校集中建在城镇,问题学生越来越多,给学校和家长 的管理带來了困难。撤并后的学校规模大,人数多,每个班的学生达 到七十人以上,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让教师的管理压力加大。行为 习惯好的学生在一起能互相促进,取长补短。行为习惯差的学生集屮 在一起也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他们利用午休和放学时间,集体上网、 打架、抽烟,下河洗澡等。其恶习更是难以控制,不正之风有台头之 势,刚处理完一起事,另一起事乂发生了,令教师焦头烂额,成天忙 于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无法安静下来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严 重影响教学的正常秩序,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上进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五)、学校撤并后学生拥有的学习资源相对减少。 学校撤并后,政府加大了硬件设施的投入,教室漂亮了,桌凳齐全 了,但是软件设施跟不上。比如实验室的个数没变,人数增加了,班 级增多了,每学期轮到做实验的时间比没撤并之前多了。体育器材、 场地、设施等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都受到极人限制。在没撤并之前, 虽然每个学校的实验器材少了一些,体育、音乐、美术等器材少一些, 但是平均到每个学生耍比撤并Z后多得多,自由利用的时间更多,空 间更大,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