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红色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XX镇红色旅游资源的调研报告 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步伐 助推老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xx县xx镇红色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建议 x县是著名革命老区。抗日及解放战争期间,刘 邓大军曾经长期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新华社、人民 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也都 曾经在涉县西戌镇等地区开展工作。长期的革命斗争 在西戌镇及周边地区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旧址,是我们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发展红色旅游事业的珍贵资源。 近年来,以涉县赤岸村129师司令部旧址为核心的红 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已经卓有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种种原因,涉县西戌镇及 周边地区大量的红色革命遗址鲜为人知,亟待保护、 修葺、整合与大规模开发利用。 一、涉县西戌镇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综述 西戌红色旅游资源的历史渊源 涉县西戌地区位于晋冀鲁豫根据地的腹心地带。 东临华北平原,西倚太行山脉。地势险要,可攻可守, 进退自如。群众基础好,物质供应较充分。是在敌强 我弱的对敌斗争条件下组织开展非战斗部队重要工作 的理想地区。 1939年至1949年期间,新华通讯社、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人民日报社前身一部分晋冀鲁豫《新华日报》等党领 导下的新闻机构都先后在这里开展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通 讯社社长、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部长廖承志,著名 作家、翻译家、新华通讯社社务委员、口播部负责人 梅益,陕北新华广播电台部主任温济泽,邯郸新华广 播电台台长常振玉,著名记者陈克寒、左漠野、杨兆 麟、高而公、安岗,著名播音员钱家楣、孟启予、纪 青、齐越、第一位外籍播音员李敦白等一大批领导和 新闻工作者曾在这里战斗生活,确保了党中央提出的 “新闻和广播一天也不能中断”的要求,在新中国的 诞生中发挥了 “不亚于十万精兵”的重要的号角作用, 在中国新闻和广播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时任太行区党委书 记兼太行军区政委李雪峰都曾经在此生活和战斗。另 据当地老人们回忆与我们初步考证,中国民主同盟创 始人之一的张澜先生及薄一波同志的母亲也曾经在西 戌短暂居住。 西戌红色旅游资源亮点及潜力 第 第 PAGE #页共12页 西戌镇及其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系统的成系列的红 色革命旧址,其中许多旧址保存相对完好,具有红色 旅游开发的巨大潜力。目前,已被有关部门批准为市 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在申报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位。西戌红色革命旧址大致可分为下列两个部分: 1、红色新闻旧址 红色新闻旧址是西戌红色旅游资源中最丰富、最 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部分。现存的主要旧址有:新华通 讯社和陕北、邯郸新华广播电台部旧址、晋冀鲁豫《新 华日报》部旧址、沙河村红色电台播音旧址等。 这些旧址大多保留了当年的历史风貌,其中沙河 村红色电台旧址尤为完整、系统、引人瞩目。新华电 台工作人员宿舍旧址、警卫班办公室旧址、著名播音 员齐越办公室旧址、当年充作饭厅的院落、院落中的 老树、当年电台工作人员开凿的水井、当时的操场及 古树基本上可谓依然如故。尤其是沿土山邻村一侧隐 藏在普通民房后面的当年充作红色电台发射机房的三 口窑洞,可谓原汁原味,充分体现了革命战争时期红 色新闻机构对敌斗争的特点,体现了当年的红色新闻 工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与过人的对敌斗争智慧, 是西戌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中最为抢眼的一抹亮色。 2、其它革命旧址 除红色新闻旧址外,长期的革命斗争在西戌地区 还留下了大量其它革命旧址及名人旧居。保存相对完 好的有太行军区司令部办公室旧址、中共太行区党委 旧址、李雪峰旧居、廖承志旧居等。 原太行军区司令部办公室旧址正房高大气派,雕 梁画栋,建筑装饰考究,应为原大户人家居所,有一 定建筑审美价值。据史料记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陈毅曾在此对新华社、电台和新华日报、晋冀鲁豫 《人民日报》工作人员发表重要讲话。 李雪峰旧居、廖承志旧居、张澜旧居均在西戌村 内,相距不远,并基本上保持原貌,稍加整修即可对 游人开放。 3、“中国红色新闻文化之乡”潜力巨大,亟待开 发利用 目前,西戌镇已经被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红色新 闻文化之乡,被确定为中国新闻广播革命传统教育基 地,在全国产生了广泛深入的影响。 近年来,新华社、 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广 播电台、中原协作区13家广播电台等单位多次派人来 西戌访问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红色新闻前 辈们的丰功伟绩。据不完全统计,来西戌红色旅游景 点参观访问的各新闻单位、大专院校师生及普通游客 累计人数已超过10万人。《中国邮电报》、《燕赵都 市报》、《邯郸日报》等平面媒体及中央、省、市的 多家电台对有关西戌红色新闻旧址的新闻也做了大量 报道。 二、涉

文档评论(0)

150****29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