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PAGE
PAGE # /8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
生:(小声读课文)姉:带着你的问题在小组里找找答案。
生:(分组讨论)师:在你们组讨论中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地方想 请其他同学帮助的。
生1:在课文第三自然段”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 (chng)淙地流着。这一句中,淙淙地流着是怎样地流?
师生:淙应读eng
(学生纠正读音后,自己请一位愿意帮忙的同学回答)
生2 :”淙淙地流着”是指小溪流动时发出的声音。
师:这声音是小溪发出的,怎么读呢?
生:我认为读的时候应该轻一点。(生范读)
师:请同学们也带着你们的想象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这是小兴安岭春天的一景。(板书)春
而:还有哪些词句或课文内容上的问题?
生1 :第四自然段中郁郁葱葱是什么意思?(自己请一名同学 帮助解答)
生2 :郁郁葱葱是说树木长得很旺盛。你可以从下面的话中想象一 下。(生读)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 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它们的枝叶
连天空都遮住了,所以说长得非常茂盛。
生3 :我还有补充。这个词还可以根据密密层层”和严严实实这 两个词来理解。树木的枝叶长得很密,一层层的,不仅可以说树长得茂 盛,我觉得还可以说树很多。
师:你可以读一读吗?
生3:(抓住三个重点词有语气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己也来试试。
生:(自由读)
师:这是小兴安岭什么时候的景色?
生:夏天的景色。
师:(板书)夏
(生继续提问题)
生:课文第五自然段中”这时候,森林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
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这里为 什么
用献字?
生1:我认为这里用的是拟人的手法。
生2:这里不仅用拟人,这个”献字还可以表现出是森林主动给人 们的。
生3:我建议你把”献字换成别的字试试。
师:换成什么字呢?
生4 :换成捧字也许可以。这时候,森林捧出了
师:不论用献”还是捧,森林愿意把这么多财富在秋季交给人 们,你觉得森林与人们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
生1 :我觉得森林与人类的关系非常亲密。
生2 :我觉得因为人们对森林好,所以森林才愿意献上这么多好 东西
师:看来这里的人们确实很爱这片森林,而森林对人类的回报就是 这时候”
生:(抓住献字有感情朗读)森林献出
(师板书)秋
生1:老师,我还有问题。在第四自然段中”早晨,雾从山谷里升 起
来,”整个森林为什么是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生2:(追问)用笼罩行不行?
生3 :浸就是泡。
师:我们在浸衣服时会看到水渗透到衣服的每一个地方,在这里用”
浸”你感受到什么?(联系生活点拨)
生4 :哦,我知道!这个时候浓雾已经渗透到整个森林的每一个角
落。如果换成”笼罩”就不会显出雾浸得很深了,而是浮在森林的上面。
我可以来读读。(有感情朗读)
师:其他同学快感受一下。
生:(自由读本句)
师:谁来带着感受读一读?
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不仅抓住浸字,而且读出了雾的飘渺)
生:利剑是什么啊?
PAGE
PAGE #/8
生1:利剑就是特别锋利的剑。
师:课文中把什么比喻成利剑?
生:(齐说)阳光
师:这个比喻使你有什么感觉?生:特别暖和。
师:咦?今天也暖和,谁看见阳光射下来时像利剑了 ?请你再读读 这 句话。
生:(自由读)
生1:射下来时的速度特别快。
生2:阳光射下来时很细。
生3:(有语气朗读)
生齐读
师:你们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了,大多数是在描写小兴安岭春,
夏,秋的三个自然段中出现的。(指板书)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我 们这 里还少冬季。(补充板书:冬)默读课文,你认为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
部分?
生:(默读分段)
生: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是一部分,写小兴安岭树多;三至六自然段 是一部分,写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
生:反对,我认为第二自然段对下面四个自然段是一个概括,所以应 该分到第二部分。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不清楚的同学可以再浏览一遍课文。
生:我同意第二种分法,因为第二自然段是总起句,第二部分是总分 的结构。
课后反思:
这一教学片段主要围绕学生的质疑展开。学生在通过课下预习,课上
初读课文后,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他们在字词理
解上也存在问题。基于希望学生能把理解词语作为感受课文的台阶这样的考 虑,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起始点,由一个字,一个词引导学生联系课文 内容,由浅入深,由字面理解拓展到课文的内在含义。当一个问题出现后, 先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去理解,在他们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再作出判断:在 这一点上课文的含义学生是否理解到位了如果还有深入理解的余地,则旁敲 侧引地指导学生去领悟,想象,并能较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这也为在第二课 时进行更深一步读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全真模拟卷.pdf VIP
- 人教版(25秋新教材)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Same or Different》全单元教学课件.pptx
-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课件.pptx VIP
- 第15讲 椭圆的共轭直径(解析几何)(解析版)》.pdf VIP
- 临床工作中科研与创新思维的建立.ppt VIP
- 酒店治安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docx VIP
-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上下册).doc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 VIP
- 体育与健康《田径--投掷》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pptx VIP
- 抗震加固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