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致动物疾病性病毒.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致动物疾病性病毒 急性猪瘟的病猪淋巴结周边出血 猪瘟病毒 急性猪瘟的病猪脾脏出血性梗死 猪瘟病毒 急性猪瘟的病猪肾脏皮质出血,出血点如雀斑状 急性猪瘟的病猪喉、会厌软骨粘膜出血 猪瘟病毒 下颌、肺门、腹股沟、肝门、肠系膜等处淋巴结出血 猪瘟病毒 慢性猪瘟的病猪,耳部皮肤陈旧性出血和坏死痂 猪瘟病毒 慢性型猪瘟的病猪大肠粘膜 纽扣状坏死和弥散性固膜性炎 猪瘟病毒 猪瘟:繁殖障碍型母猪所产的弱仔 猪瘟病毒 猪瘟:繁殖障碍型母猪所产的新生仔猪奄奄一息 猪瘟病毒 繁殖障碍型母猪所产的死胎、木乃伊胎 猪瘟病毒 繁殖障碍型母猪所产仔的头部呈水牛头样 猪瘟病毒 六、微生物学诊断 病料的采集 高热期的血液、淋巴结、脾和扁桃体; 慢性病例可采集流产胎儿和死产猪的脏器。 END试验 荧光抗体试验 酶标抗体技术:组化法和ELISA 兔体反应试验 健康猪接种试验 第四节 禽流感病毒 (Avian influenza virus,AIV) 一、生物学特性 二、抗原性 三、病毒的变异 四、抵抗力 五、培养特性 六、致病性 七、诊断 八、防制 一、生物学特性 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病毒粒子一般为球形;外有囊膜,囊膜表面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纤突,分两类: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 HA和NA具有种(亚型)的特异性和多变性,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病毒HA和NA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将其分为不同的亚型。 迄今已知有16种HA和10种NA,不同的HA和NA之间可能发生不同形式的随机组合,从而构成许多不同亚型。 高致病性亚型主要是含H5和H7的毒株 二、抗原性 基因组极易发生变异 1、流感病毒基因突变,导致流感病毒发生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因为流感病毒的RNA复制酶缺乏校正阅读能力,导致不同毒力毒株出现。 2、基因重组是流感病毒发生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的主要原因。目前,多数人认为抗原转变是以前流行于人和动物流感病毒基因片段重组的结果。(鸭-猪-人-禽)(新亚型出现) 3 、认为人类流感病毒HA基因被禽类流感病毒等位基因通过重组替换是抗原转变的原因。 猪是人与禽流感病毒发生重组的“活试管” 。 水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器。 禽流感病毒变异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弱, 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4℃可存活1个多月,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流感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至48小时即可失去活性。 易在鸡胚以及鸡和猴的肾组织培养中生长; 有些毒株也能在家兔、公牛和人的细胞中生长。 在组织培养中能引起血球吸附,并常产生病变。 大多数毒株能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中产生蚀斑。 有些毒株在鸡、鸽或人的细胞培养中培养之后,对鸡的毒力减弱。 引起各种类型的禽流感( Avian influenza ,AI) 高致病性禽流感又称: 真性鸡瘟、欧洲鸡瘟 OIE A类传染病,严重危害养禽业 感染AIV的小鸡 呈明显的神经症状:扭头、观星状 禽流感病毒 感染AIV的雏鸭, 呈现神经症状:扭头、两腿叉开 禽流感病毒 感染AIV 7天后的鸡:冠和肉髯出血,多灶性的点状或块状坏死 禽流感病毒 感染AIV的鸡,脚鳞片下出血 禽流感病毒 常见的致动物疾病性病毒 第十章 常见的致动物疾病性病毒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口蹄疫病毒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 第三节 猪瘟病毒 第四节 禽流感病毒 第五节 新城疫病毒 第一节口蹄疫病毒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 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诊特点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的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故民间有“口疮”、“蹄癀”之称。 1-6号病:猪水泡病、马瘟、马传贫、鸭瘟、口蹄疫、牛瘟 口蹄疫是OIE A类传染病,是全球性最重要的动物健康问题之一。 马除外 1898年,德国科学家Loeffler与Frosch:口蹄疫病畜的病料通过滤菌器后→仍能使健康动物发病。 一、生物学特性 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二十面体对称,直径20~25nm,无囊膜,病毒基因组为正股单股RNA,在RNA芯髓外对称衣壳上有32个壳粒。病毒子在宿主细胞的原浆内可形成晶格状排列。 口蹄疫病毒 二、抵抗力 对酸碱很敏感,但对消毒剂抵抗力较强。 病毒在低温下能长期保存。病毒的灭活温度为85℃1min,70℃10min,60℃15min,但裸露的RNA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