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之道回归教育本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互联网 +教育”之道回归教育本质 2015 年底,教育 O2O 的资本寒冬率先到来,随即整 个互联网教育行业也从热闹趋于冷静。 热潮冷却,才是理性回归之时。往往正是此时,人们才 会驻足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诉求是什么,互联网 到底能给教育带来什么,自己的初心是什么。 因为看到了太多不尊重教育规律而速生速朽的互联网 教育创业项目,也看到了不少代表了互联网教育发展方向但 仍没有被资本关注的好项目,于是我们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 策划本期专题,吸纳专家、校长和老师们的声音,梳理互联 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分析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尽自身 绵薄之力,把充裕的资金、优秀的“外脑”引导到为教育带 来正向变化的轨道上来。 本期,我们从社会热点教育话题入手,撷取业内专家和 用户的声音,表达教育人对互联网教育的态度与内心期盼, 那就是教育人拥抱“互联网 +”,但“互联网 +”的目的不是 用来强化应试教育,而是助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社 会培养出更多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人才。我们还邀请互联网 教育从业者沿着行业发展演化的轨迹,对互联网教育行业的 发展脉络、分支与归宿做了全景式的观察与分析,并以访谈 形式邀请四位行业专家就当前互联网教育的问题与机遇,从 多元化视角进行抽丝剥茧式地深入剖析。不难发现行业专家 共识是,只有回归教育本质,只有满足教育用户最深层次的 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出“互联网 +”变革教育的价值。而要 实现互联网对教育的变革,不能采用外科手术式的“头痛医 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而是仍要遵循教育规律,对教育做 全局性的思考。因此,我们也邀请了教育领导与专家从不同 侧面对“互联网 +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希望 这些展望与思考,能启示更多人在一个正确的框架下做好布 局,从而发挥各自所长,建设良好的教育生态,共同把教育 做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互联网教育,需要有情怀,更 需要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教育需求有深刻洞察。唯有如 此,才能得“互联网 +教育”之道。 (牟艳娜)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