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研究缘起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自然也衍生出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而“雅文学”一
直是不少学者着力研究的对象,但不得不承认,在生活中普通人接触更多的则
是更大众化、通俗化,以此来提供消遣的“俗文学”。可现如今却涌现出大批
的快餐文学,大多数的作品结构雷同、情节单一,特别是人物塑造方面极其单
薄,善人极善,恶人极恶,甚至有的小说恶人就是为了彰显恶而为恶,这类小
说影响着现如今大量的青少年。因此,本文通过对金庸笔下的恶人形象的研
究,深入探究恶人为恶背后所蕴含的人性原因,以及其恶人形象的价值所在。
完整的故事中有为善之人,必然也需要为恶之人,正因如此,金庸便塑造了大
量为恶之人,令人耳熟能详的有《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笑傲江湖》中
的东方不败、岳不群,《神雕侠侣》中的金轮法王、《射雕英雄传》中欧阳
锋、欧阳克的等等恶人形象,或恶贯满盈,或痴狂疯魔,或残忍决绝,却也有
着未泯灭的人性,这便是本文想要研究的内容。
研究现状
金庸的武侠小说被奉为新武侠小说的经典,金庸的小说曾一度引发众学者
的研究热潮,其中最为繁多的便可以说是对金庸笔下人物形象的研究。其中不
乏对大侠形象、女性形象、疯癫形象的全面研究,但对恶人形象还只限于单一
人物的研究,目前对于恶人形象的研究只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一、着重于情节的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故事情节,摘取原文内容对人物形
象进行分析。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金庸小说研究学者倪匡,他撰写的《再看金
庸小说》、《四看金庸小说》便是结合原文剖析人物,也有少数恶人形象的分
析,加以原文倒是让人印象深刻。
二、夹杂于众多人物中恶人形象分析:所分析的恶人形象不少,但因为所
研究人物众多,以至于恶人形象多半是泛泛而谈。被喻为“金学家”的评论家
陈墨所著《众生之相:金庸小说人物谈》中取“众生平等”的观念对一众人物
进行谈论,有男有女,有善有恶。曹文正也曾著有《金庸小说人物谱》也对众
多人物形象做了评说,但因人物众多,所以对其研究仅仅在于简述其人物事件
和其性格的简略带过。
三、论文中单独对某一恶人形象分析:赵瑞华《恶的背后——叶二娘的无
奈》此论文以叶二娘为研究个例,“四大恶人”中的叶二娘,虽然被称为“无
恶不作”,但是一生都在维护自己爱人的名声,日日挂念着自己的孩子。即使
被世人所唾骂她也要守护爱的人,就连结局都是以身殉情。
通过以上内容,发现并未有人对金庸笔下的“恶人”形象做系统的归纳分
析,而其所蕴含的文学价值也未探究出来,所以本文在结合前人对金庸小说的
研究之下,进一步的对小说中恶人形象及其内在所蕴含的人性进行研究,由此
剖析金庸对于人性的解读以及他逐步对于人性善恶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其“恶
人”形象在文学史以至于在社会上的价值。
一、恶人的定义
传统定义
自古便有善与恶之分,人性自然也有善与恶两面。人性中的光明面即为
善,黑暗面即为恶,“恶”的定义为不好的、坏的。从字面上来看“恶人”就
是为恶的人,即为不好的人、做坏事的人。正如扬雄曾在《法言·修身》中曾
言:“修其恶则为恶人。”培养恶的方面就会变成恶人。而在《汉语辞海》中
对恶人准确的定义为:品质恶劣,心肠歹毒的人。也就是社会中所定义的道德
品质败坏的人。
本文定义
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恶人”多半被定义为反派,即为反面人物。具体表
现在与主角产生摩擦,与主角处于对立面,损害主角的利益,甚至不惜以残害
无辜人为代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法家主张“人性本恶”,他们认为“人之
长,人欲生。”认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便滋生出欲
望,不再有纯粹的本心,自然便有了恶念。于是,本文对于“恶人”的定义
为:非先天性,在成长坏境对其的改变和后天刺激的情况下,由滋生的欲望产
生恶念的人。
二、善恶观
武侠小说也是传统小说的一种叙事类型,其中自然是好人与坏人分的极为
透彻,即使是新派的武侠小说,但是本质上还是爱憎分明的武侠,善与恶依旧
站在对立的两面,英雄就应该是好人,是正面人物,是侠与正义的化身,而恶
徒就应该是坏人,是反面人物,是盗与邪恶的代表。这样善恶的极与极的呈现
便彻底将人性的剥离开来。
在金庸的小说中,他笔下的善恶论呈现出探究发展的趋势,如果硬要解释
金庸的善恶及人性的思想,正如陈墨所言“金庸的小说创作经历了几个不同的
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善恶对峙’;第二个阶段是‘善恶泯绝’;第三个
阶段则可谓是‘善恶同体’”。这样的归纳不可谓不精辟。
在金庸的创作初期,他笔下的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22291-2017 白茶-国家标准.pdf
- 2025年10月自考00540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doc VIP
- 中医养生与养生保健秘籍大全宝典集锦.pptx VIP
- 《WHO 2024结核病整合指南模块3:诊断-结核病检测的快速诊断第3版》解读.pdf VIP
- 2025金考卷高考预测卷历史试卷二(新教材)含答案或解析.pdf VIP
- 2025黑龙江佳木斯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铬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筛选与中试方案设计.docx VIP
- 物料承认管理规定.docx VIP
- AXURE教程教学课件.pptx VIP
- 低压开关柜标准化设计方案(2020版)2020121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