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篆书的继承与创新(基础医学范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0PHPW,doc格式,正文3084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作者:
佚名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1
关键字:石鼓文;吴昌硕;篆书;创新 2
一、先秦《石鼓文》 2
二、吴昌硕临《石鼓文》 3
三、吴昌硕篆书对当代创作的启示 4
参考文献 5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6
论文致谢(模板) 6
正文
篆书的继承与创新(基础医学范文)
搞要
摘要:摘要:《石鼓文》是先秦时期的刻石,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史料价值,更是篆书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吴昌硕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之精神,变石鼓之体貌,入石鼓出石鼓而成自家气象,成为篆书史上一块里程碑。吴昌硕对篆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的研究吴昌硕篆书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并认真分析我在学习当中的收获,对我学习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石鼓文;吴昌硕;篆书;创新
在篆书史上,有两个重要阶段,一是石鼓文时期,它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开小篆先河,同时其内容堪称史诗,是重要的历史文献;二是清代后期的吴昌硕时期,他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之精神,变石鼓之体貌,入石鼓出石鼓而成自家气象,成为篆书史上又一块里程碑。《石鼓文》原作和《吴昌硕临石鼓文》被后世学篆书学者奉为圭臬。在学书过程中,篆书所拥有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在大学时我接触到《吴昌硕临石鼓文》,吴昌硕独特的篆书风格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他对《石鼓文》的继承与创新让我至今仍对它爱不释手。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要认真思考,学习书法也是这样。艺术贵创新,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离开继承无法创新,只继承不创新,墨守陈规同样没有出路。篆书要发展要进步,创新就势在必行。吴昌硕篆书的成功之处,也正是吴昌硕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我们在探索篆书的时代风格时,更要虚心向古代书艺学习,吴昌硕有句至理名言:“与古为徒。”古代一些艺术作品是开启触发我们艺术灵感的钥匙,抓住本质,掌握特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先秦《石鼓文》
《石鼓文》,先秦时的篆书刻石。石鼓文的章法,基本上是有行有列的格局,排列整齐,疏朗开阔,凝重端庄,每个字的高宽比例大致相等,亦有稍高与略扁者,字距与行距大致相等。石鼓书法的结体特征,大致可归为以下三点:其一,外形方而势扁;其二,兼融金文、甲骨文和小篆的结体体制,诸如大小不一、宽窄自由、长短不齐、正斜兼有等;其三,结构圆满,总体上给人一种饱和、肃穆、活泼多姿的感受。总的说来,石鼓书法的结体,已接近小篆,为篆书的规范化、定型化作了铺垫,也给秦统一后的书同文打下了基础。若从规范角度出发,《石鼓文》形体的规律性还远远不够,若从艺术出发,诸如“吾”、“既”等,缺少变化,其结构松散似乎也算是一种缺点。
二、吴昌硕临《石鼓文》
吴昌硕在篆书上的成就,得益于对石鼓文字的不懈研习。他曾在题《何子贞太史书册》诗中称“曾读百汉碑,曾抱十石鼓”。对高古浑朴之风格的追求,充分体现在他对石鼓文字的极度喜爱之中。吴昌硕写石鼓近六十年。他20至50岁时临写的《石鼓》,谨守古法,可谓追求形似的阶段。大约在60岁前后,这阶段则开始重视形神兼备、追求以神为主的创作方法。60岁以后,由于对自我风格追求目标的确认,因而可以说他的创作的性质得到了强化。70岁以后,功夫渐深,熟而生巧,指腕间便自然挥洒出可观的境界来。80岁前后所创更是恣肆绚丽、独步一时,“法”渐为“意”所替代。正如怀素在《论书帖》中所称:“今所以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不自知耳。
吴昌硕书法的境界递变,出自一个“存我”的立场。以“我”的感受去抉择艺术,从而抒发理想中的美境,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在总体的审美标准下,自觉、自由地运用结字之法、运笔之法、用墨之法及篇幅结构之法,便成为表现境界的关键。从结字看,吴昌硕临写的《石鼓》,有几处创造的特征。一是左右高低之形势,此为吴昌硕篆书中最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把《石鼓文》的方正结构,即左右对称平稳的字形,改变为左低右高、左高右低,如“吾”字和“游”字。二是内外疏密,有些字由于上下、左右的笔画多少、长短以及结体的重心等因素,吴昌硕在追求整体效果的同时,分别将它们处理成上密下疏、上疏下密、内密外疏、内疏外密、内外适宜、穿插迎让、上下舒展、疏密对比。三是上下大小之形势,有的字根据结构、偏旁及笔画大小、伸缩、斜正等不同,而采取了左大右小、左小右大、上大下小、上小下大等,使每个字各得其势。
从用笔用墨看,吴昌硕篆书中的用笔特点,是笔与墨的融合。他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管异物患者不同时机就诊处理的并发症研究(基础医学范文).doc
- 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效果观(基础医学范文).doc
- 探讨快速动脉血采集在内分泌疾病性昏迷中的应用效果(基础医学范文).doc
- 冠心病患者联合检测血尿酸血液物化及胆红素的价值分析(基础医学范文).doc
- 1700例婴幼儿6月龄与1岁血红蛋白比较分析(基础医学范文).doc
- 洛铂联合香菇多糖与单用洛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比较(基础医学范文).doc
- 例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高钠血症(基础医学范文).doc
-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基础医学范文).doc
- 探析孕妇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基础医学范文).doc
- 徒手复位旋转胎头降低头位难产的临床应用研究(基础医学范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