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表演游戏中的高甲戏艺术启蒙教育》—大班段课题研究方案.docx

【原创】《表演游戏中的高甲戏艺术启蒙教育》—大班段课题研究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演游戏中的高甲戏艺术启蒙教育》 —大班段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表演游戏的概念:表演游戏是幼儿融想象、创造于一体,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 它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高甲戏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等闽南语方言区。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村民扮梁山伯英雄好汉,随队伍游行于村里,作简短表演。在3-6岁这个新生代的群体中将闽南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与创新,不断将闽南文化发扬光大。 ??? 表演游戏中的高甲戏艺术,是以闽南“非遗”高甲戏为主线贯穿,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幼儿通过欣赏、感受、表演等形式,陶冶情操、提高境界、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传承发展民间艺术教育,增强幼儿对乡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与自豪感,让“有根的小苗”获得健康快乐富有个性的成长。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外情况:20世纪20至40年代,高甲戏发展很快,在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个戏班,年年都有戏班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演出。辗转东南亚的百年问是高甲戏提升表演艺术。树立剧种品格,实行剧种变革的关键时期。高甲戏在东南亚的兴衰沉浮,意在还原一个历史的语境,并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观照和阐析,欲窥其一端,为高甲戏剧种当代发展之镜像。 国内情况:高甲戏作为闽南人民的艺术之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高甲戏的优秀剧目在不断涌现的同时,我们看到该戏曲艺术在发展上的光明未来。 但是,高甲戏发端于闽南泉州民间迎神庙会,与民间神诞信俗相依相守、和谐共生。我们发现,喜爱高甲戏的人群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对年轻人的吸引程度并不大。且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高甲戏等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被缩小,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如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么高甲戏在不久的未来就会消失。介于此,应该保证它的发展态势,使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二)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将幼儿表演游戏和高甲戏表演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寻找出它们的契合点,把艺术教育中对幼儿创造力及情感发展的培养通过高甲戏表演这种独特表达形式展现出来,让幼儿在一步一步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表演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2.研究价值 (1)高甲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表演高甲戏,不仅能提高幼儿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学习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表现能力、角色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的高甲戏应发挥它的作用,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校教育成为传递、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手段之一。 (3)高甲戏演员身上穿着的服装同样能体现高甲戏艺术的审美价值。服装上的花纹、图案同样色彩缤纷,美丽动人。它们与脸谱相辅相成,在带给我们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使幼儿加深了对高甲戏的理解与认识。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增进幼儿的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没有耐心静下来欣赏一场高甲戏演出。如果他们能够静下心来走进高甲戏艺术的世界,那么就会发现,戏里面也有优美的唱词和动听的旋律。 (2)宣扬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教人为善、为忠、为孝、为义,并没有过时,恰好是和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有着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值得教育孩子们去继承和发扬。 (3)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在高甲戏演出中,有些舞台动作并不能被大多学生观众所理解,这正体现出了高甲戏的艺术特征之一――虚拟性。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特点,能够让当代幼儿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幼儿的思维习惯的育化有着积极影响。 2.研究内容 《表演游戏中的高甲戏艺术启蒙教育》。 3.研究重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要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高甲戏民间艺术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体现了基层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我段将高甲戏与幼儿表演游戏相结合,先从欣赏、感受、倾听开始,再学习简单的动作,最后能参与简单的表演。高甲戏学习能带给孩子们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感受,展现了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全面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对当前幼儿园开展高甲戏艺术研究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运用《

文档评论(0)

xzqxwx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于2008年9月评审通过中学一级教师,2003年6月自考取得福建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文凭,并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多年来在高三毕业班任教,2017年8月,被授予2015-2017年度福建省优秀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