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病因发病温病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pptx

3病因发病温病学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pptx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温病的病因; (一)温病病因的共性:; 中医病因学说是建立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的,而对外感病病因的分析又往往要结合疾病发生季节的气候特点,对温病病因的认识也是如此。;温病病因的共性: 温邪致病具有共同的特性,主要表现有:;①从外感受。温邪都是通过口鼻或皮毛从外而侵袭人体,引起发病。;②性质属热。温邪致病后,会出现发热及相关的热象。;③致病迅速。温病的发病较急,在病变过程中发展较快,一般来说,病程较短。;④与季节相关。各种温邪的发生及致病多与一定的季节有关,由此而温病的发生多有季节性。所以温邪又称为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⑤病位有别。不同的温邪各有不同的主要病变部位,如风热病邪侵犯的部位主要在肺,暑热病邪的主要病位在足阳明胃,湿热病邪则多犯足太阴脾等。; (二)温邪的分类及其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 风温;(1)形成条件: 风热病邪多形成于冬春季节。 春季阳气升发,气候温暧多风,易产生风热病邪,正如吴鞠通所说:“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2)致病特点:;  ①多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风热病邪在侵袭人体时,多先犯于上焦肺卫。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表证。;  ②易损伤肺胃阴津:风与热都属阳邪,风热相搏,最易耗损阴津,即叶天士所说的“两阳相劫”。在风温病变过程中,由于其病变重心在肺,因此,风热致病初起即可见肺津受伤,而见鼻咽干燥、口渴等症;若邪传于胃,则多见肺胃阴液受损,而见口渴、舌燥、便秘等症;后期则以肺胃之阴液损伤为主。; ③变化迅速,易逆传内陷:因风邪“善行数变”,温邪又具有“热变最速”的特性,故风热病邪入侵人体,变化较快。少数病例会迅速发生“逆传心包”,出现神昏谵语、舌蹇肢厥等危重证候。;  2、暑热病邪 暑温; (1)形成条件:暑热病邪的形成多在夏季,其形成与夏季气候酷热密切相关。暑为火之气??暑季人体毛窍开泄,亦是导致暑热病邪入侵的重要原因。因夏暑之时天暑下迫,地湿上腾,暑热既盛,雨湿亦重,所以暑热易兼挟湿邪,这种病邪又称为暑湿病邪。感受暑热病邪即时而发的温病称暑温,伏而后发者称伏暑。; (2)致病特点:; ①伤人急速,径犯阳明: 暑热病邪侵犯人体往往可以直犯阳明气分,甚至不分表里渐次。在暑温病之初起,可不见明显的卫分证,或停留卫分阶段短暂,很快出现暑热内炽阳明的证候,如壮热,大汗出,头晕,面赤,心烦,口渴,脉洪大等。故叶天士说:“夏暑发自阳明”。; ②暑性酷烈,耗气伤津: 暑热病邪属亢盛的火热之气,既易伤津,又易耗气,所以在病程中易见身热,汗出,口渴,燥齿,神倦,脉虚等症状。如津气耗伤过甚,可导致津气两脱,出现汗出不止、气短喘喝、面白肢厥、脉微细欲绝等虚脱证。; ③易犯心包,闭窍动风: 暑热病邪不仅在病程中易邪闭心包或引动肝风,而发生神昏、痉厥,而且可直中心包,闭塞机窍,在病变之初即可见神志昏迷、肢体抽搐等。正如温病学家邵仙根所说:“暑之伤人也,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 ④易夹湿邪,郁阻气分: 由于夏季炎热,湿气亦重,所以暑热病邪易兼夹湿邪,暑湿相搏,土润溽暑,易于郁阻气分,又称为暑湿病邪,故叶天士说:“长夏湿令,暑必兼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 3、湿热病邪 湿热病邪是兼具湿与热两重特性的一种外感病邪。 湿温; (1)形成条件: 长夏季节因气候炎热,湿易蒸动,雨水较多,湿气较重,故湿热病邪更易形成,并伤人尤胜,所以湿热病邪致病以长夏为多见。; (2)致病特点:; 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因湿属阴邪,粘腻淹滞,与阳热之邪相博,则胶着难解。致病之初起,来势较慢,发病较缓。在发病后,不似寒邪之一汗即解,热邪之一清而愈,其传变较慢,经久而湿邪逐渐化热,所以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同时,在瘥后往往还可因余邪滞留不尽而易于复发,即所谓“炉灰复燃”。; ②病位以脾胃为主: 湿热病邪从外感受,多与饮食有关,病邪易直接犯于脾胃。脾胃同属中土,而湿为土之气,与脾胃属同气相求、同类相从,所以湿热病邪侵入人体后,易直趋中焦脾胃,使脾失升运,胃失和降,出现脘痞、腹胀、呕恶、便溏、苔腻等症状。由于湿性粘滞,化热较慢,传变亦慢,病邪在中焦逗留的时间较长,故其病机重心在中焦脾胃。; ③易困阻清阳,闭郁气机: 因湿为重浊阴邪,所以具有闭阻清阳、阻遏气机运行之性。当初袭人体时,其邪多郁遏于卫、气,既有身热不扬,恶寒,头身困重,神情呆顿等卫阳受困的表现,又有胸闷脘痞等湿郁气机的等症状。在病变过程中,湿邪阻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