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容易入地难,在地球上打眼其实真没那么容易.doc

上天容易入地难,在地球上打眼其实真没那么容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天容易入地难,在地球上打眼其实真没那么容易 江苏连云港有三样东西比较有名,其一是传说中齐天大 圣孙悟空占山为王的花果山水帘洞,其二是打造了毛主席水 晶棺的东海水晶, 还有一个, 就是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中国地 眼”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CCSD —1 号井(以下简称科钻 一井)。这个科钻一井,你可以姑且把它理解为一口井,只 不过这是一口很深很深的井。 有多深呢?深入地下 5158 米 这个深度和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 千米相比,简直是小巫见 大巫,但这已经是人类在陆地科研钻探方面相当不错的成绩 了。要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向地球深处打洞可不是个容易 事儿。中国正是凭借科钻一井这一深度成为了全世界第三个 陆地科研钻探深度超过 5000 米的国家,前两个分别是前苏 联和德国。在地下这么深的地方打洞究竟有什么用?如果人 类一直向地壳深处打洞,会不会把地球打穿?就听科普君一 一道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 CCSD — 1 号井为了研究我 们的地球,地质学家想了很多很多办法。除了使用各种间接 的方法(比如通过地震波研究地球结构) ,最直观、最准确 的方法还是打开地球看一看——钻探。 通过钻探取回的岩芯样本,地质学家可以分析研究岩石的成 分、地壳的结构,进而推断地壳的演化过程。科钻一井取回 的岩芯照片根据岩芯里面的矿石成分,结合地质构造,人们 可以知道去哪里找矿藏、石油、天然气。 2017 年中国在南海成功开采可燃冰另外,通过钻探人们还 可以研究生物的演化和灭绝的历史。 科学钻探可以研究生物演化史中国的科钻一井就是这样一 口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钻井,通过它获得的岩心,在科学家 手里可都是无价之宝。 另外,在钻井的基础上建立地壳的长期观测站,还可以研究 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对以后地震的预测和预报都有很大的帮 助。世界上垂直距离上最深的钻孔是前苏联的科拉超深钻, 它深达 12262 米,这一纪录至今近 30 年过去了依旧无人能 打破,但是这个深度只有地球平均半径的 0.2% 左右。前苏 联科拉钻井 (Kola Superdeep Borehole) ,深达 12262 米除了 前苏联外, 全世界排名第二的深井是德国 KTB 钻井,深度达 9100 米。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家也不甘落后。除了参加国际大陆钻 探项目外, 在国内,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也如火如荼展开。 科钻一井于 2001 年 6 月 25 日开钻, 2005 年 4 月 18 日完 钻,终孔深度 5158 米。有科学家预计,当钻头钻到地下万 米后,温度将达到 300 摄氏度以上,也就是说,钻头每前进 一米都要经受更高温度的考验。对付岩石,金属钻头是一把 好手,但面对高温,它们立马就蔫了。万米下的压力同样令 机器不堪重负,在钻到一万米地下后,钻井内泥浆压力将达 到 175 兆帕以上, 地层压力将达到 400 兆帕。 而高温和高压 又会导致岩石容易破碎。因此,想要钻一个 5000 米深的钻 孔,困难重重。科钻一井使用的不同规格的钻头科钻一井施 工使用的是完全国产的钻机。它用电驱动,技术先进,自动 化程度高,操作方便。钻机能实现无极调速,与各子系统配 合,可以设计不同的钻进模式,扩大了钻机的使用范围,更 适合在同一井内使用多种工艺方法施工,满足了科学钻探的 需要。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亚洲第一个深部地质作用长期观 测实验基地,也是亚洲第一个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物理遥测 数据信息库,亚洲第一个研究地幔物质的标本岩心馆和配套 实验室,使中国超高压变质带和地幔物质研究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