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3、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1723年,哈勒大学哲学教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因“表达不当神学观念”之名而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剥夺教授席位并驱逐出普鲁士王国。围绕这一基于学术论争的政治事件,“沃尔夫事件”在传统“事件史”范式下转化为德国教育学语境中的“政治思想史”论题。本文通过以事件史范式反思性重构“沃尔夫事件”,继而以社会文化史视角重新审视这一事件所蕴含的权力结构和社会想象等长时段结构性因素,力图从史学史的维度镜像地呈现两种经典教育学研究范式在核心概念、叙事手法与价值前设层面的差异,从而在批判性剖析“事件史”范式特征及其限制的基础上,展示一种根植于“社会文化史”范式、对教育行动和经历进行结构化考察的可能性。
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寻找实证研究的意义:比较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之争.docx
- “211”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起薪分析.docx
- “读书无用”还是“读书无望”——对农村底层居民教育观念的再认识.docx
- “近朱者赤”还是“排他性竞争”——精英大学学生学业发展的室友同伴效应研究.docx
- “经典”与“经验”的科学:本科教育的精神.docx
- “全球史”与人文政治教育的危机.docx
- “松散而亲密的联盟” ——北大魏晋南北朝史方向的重建与学风传承.docx
- “松散而亲密的联盟”——北大魏晋南北朝史方向的重建与学风传承.docx
- 《中庸》“知远之近”一节的教化哲学内涵.docx
- 21世纪日本大学通识教育再出发: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两种模式的比较.docx
- 40年来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研究:议题、理论及方法的转变.docx
- 40年来的德国高等教育研究:制度与研究重点的变化.docx
- 40年来日本高等教育研究的变化:主题与方法论.docx
- Liberal education的多重涵义及其现代意义:一个类型学的历史分析.docx
- 柏拉图论立法与德性教育.docx
- 班级女孩占比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docx
- 博雅教育的命运及可能的未来:美国大众高等教育的经验.docx
- 不可控的学习:《课堂生活》开启的学习哲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