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情爱人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胡适的情爱人生 ? ? ? ? ? ? ? ? ? ? ? ? ? ? ? ? ? ? 王巨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的胡适,在感情生活方面可谓是在守旧与新潮之中波澜起伏,与江冬秀的婚姻、与韦莲丝的精神之约、与曹诚英的激情相恋,都给胡适的人生增添了许多色彩。 遵母命与江冬秀订婚 胡适三岁时父亲便因病去世,可以说,“慈母”与“严师”二者并存的母亲对胡适以后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胡适是一个非常孝顺母亲的人,在成年之后,他也总是用一种毫不掩饰的情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我母亲二十三岁就做了寡妇,从此以后,又过了二十三年。这二十三年的生活真是十分痛苦的生活,只因为还有我这一点骨血,她含辛茹苦,把全副希望寄托在我的渺茫不可知的将来,这一点希望居然使她挣扎活了二十三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1]了解胡适的人都知道,胡适的母亲是一个很开明的人,但即便如此,仍“遵从传统风俗,选择她儿子将来的配偶”。1904年2月,就在胡适赴上海读书的前一个月,与母亲为他选的裹脚的半文盲姑娘江冬秀订婚了。这时的胡适才刚刚13岁,婚姻对于一个情窦未开的小孩子来说是懵懵懂懂的,一向听话孝顺的胡适是带着新奇的感觉领受了母亲给予他的这个“苦涩的礼物”。 胡适在上海所接触的各种新知是与家乡蒙学教育意义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启蒙,此时的胡适多少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和婚姻自由的观念,心中对母亲给他的这个“礼物”也有了一丝的悔意。想想不识大字几个的江冬秀将与自己生活一生,二人又无感情可言,如何沟通?不免也耿耿于怀。特别是那双“小脚”,更是让他心怀不满。1908年,冯顺弟催胡适回家完婚,胡适便在回信中列举种种理由,说明“儿万不能归也”。并明确指出:“合婚择日,儿所最痛恶深绝者……大人又何必因此极可杀、极可烹、鸡狗不如之愚人蠢虫瞎子之言,而以极不愿意、极办不到之事,强迫大人所生所爱之儿子耶?”但母亲的话胡适是不敢不听的,只有硬着头皮敷衍,希望能缓个一两年后再完婚。由于胡适的“力阻之”,他与江冬秀的婚期往后整整拖了九年。[2]在上海公学毕业后,胡适即刻就考取了庚款公费留学。按理说在出国前应该回家去看望母亲,但胡适没有回去,他的说法是时间紧迫,但这也许只是一种借口而已,最要紧的是在他心中一直对与江家的那门婚事耿耿于怀,不敢回去而已。 异国得遇韦莲丝 1910年8月,胡适离开上海赴美国留学。 大概在1913年,胡适在康奈尔大学认识了韦莲丝,两个人从此开始交往。她给胡适最初的印象是:“其人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虽富贵而不事服饰。一日自剪其发,仅留二、三寸。”相处多年之后,依然说她“最为洒落不羁”。韦莲丝也将胡适称为“少有的一个好朋友”。两人交往之初,谈话非常投机,经常外出散步,然后双双返家晚餐,韦莲丝的母亲也总是热情招待。胡适1926年4月17日写给韦莲丝的生日祝贺信中描述了当时的情形:“今天是你的生日,所以我急着从西子湖畔写这封信祝贺你生日快乐。……我刚从湖畔散步归来,我想起了差不多十年前你我在凯约嘉高地散步的情景。我简直无法相信,所有的这些情景还是如此鲜明,如此真实,而在此刻却又如此的遥远。”[3] 胡适与韦莲丝两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性格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一个是身袭中国传统文化,主张“迁就容忍”,一个接受西方个性主义,要求自由解放。但是,在美国留学期间,胡适的很多思想都受到了韦莲丝的影响,两人相处越来越密切。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这期间胡适形成的一些思想,如“容忍迁就与各行其是”、“不争主义”,再如他对婚姻的态度、对国际事务的看法等,都是在与韦莲丝热烈讨论之后产生的。在文章发表前后,还会请韦莲丝审阅,对她的建议多有采纳。 胡适将韦莲丝称为自己的“智识上的伴侣”。在交往的过程中,两个人都对对方产生了微妙的感情。从1913年到1916年间,胡适写给韦莲丝的信件就达一百几十封,再有胡适所作的《临江仙》也可为证: 隔树溪声细碎,迎人鸟唱纷哗,共穿幽径趁溪斜。我和君拾葚,君替我簪花。 更向水滨同坐,骄阳有树相遮,语深浑不管昏鸦,此时君与我,同处更容他? 该诗描绘得入神入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恐难以达到如此境界。这首诗发表的时候胡适特意加序说:“偶做绮语,游戏而已……无所指,惧他日读之妄相猜度也”,就有欲盖弥彰之嫌了。 情爱的两难抉择 在美国留学的七年,胡适在江冬秀与韦莲丝之间取舍两难,情感波动很大,为此问题曾一度陷于极为痛苦的境地,千方百计寻求解脱的方法。应该说,胡适的家庭观念、婚姻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很大,通过《胡适日记》我们可以知道,这样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