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届高三恵州市第一次调
研考试语文试题和参考
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2016.07)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 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 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 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第I卷阅读甲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国香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 学家的考证,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 期,古人就以燃烧木柴和其他祭品的方式来祭祀天地诸神。近几十年考 古发现的各类文物(如陶熏炉)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己经使 用香品了。作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在3000多年前就己经有了 “柴”字,意为“手持燃烧的祭礼”,堪称祭祀用香的形象注解。
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 、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彼采
有熏烧(如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 、熬膏(兰膏)、入酒等方法。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 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彼采萧兮,一口不见,如 彼釆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 ,总结了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医疗经验,其中就提出了
(泽兰) 经》中, 三秋兮。 帝内经》 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尚书》 有“至治馨香,感于神明之语,《孔子家语.六本》说:“入芝兰之 室,久而不闻其香。”在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名篇 中,他用香草来歌颂忠贤,以获草来痛斥奸邪,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战国 时期香文化的一些梗概。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巩固,华夏大地的大统一,特别是汉朝张骞通 西域后,统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交融。当时东南 亚、南亚和欧洲等地的各种香料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香料种 类,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班固给其弟班超的书信中有“窦侍中令我杂 纟么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等语句,可见当时香料是丝绸之路中外 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汉官曲制》还规定,“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含鸡舌香 伏奏事”。宫廷内,熏香、佩香、浴香等更是寻常。1972年我国考古学 界在长沙市东郊发掘了马王堆汉墓,在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 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等物品,其中都装有药物。这些药物经研究 鉴定为辛夷、桂、花椒等香药。
宋代,香文化达到了全盛时期。由于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 普及,以及佛教、道教的盛行(都用焚香来礼佛敬神),香药的用药数 量大幅度增加。公元971年,宋朝专置市舶司于广州,专管对外贸易, 当时香药居进口货物首位。于是,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 舶”。宋朝的税收,仅仅市舶司香药税率收入一项,从宋初的1600余 万,至南宋淳熙末增至6000余万,成为南宋朝廷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唐宋时期“香”受到文人的高度推崇,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 伴,衣物必以香蒸,被褥必以香暖;公堂之上以香饰其庄严,松阁之下 以香展其儒雅:调弦抚琴,以清香一炷佐其心志,导其韵致:品茗论 道、书画会友无不以香为聚。生活上,书中置芸香草避虫而有“书 香”,以麝香、丁香入墨而有“墨香”,以沉香树皮作纸而有“香 纸,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摘编自《中国香文化概述》)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石器时代,古人通过燃烧木柴等祭品来祭祀天地诸神的形式,可 以看作是香文化的起源。
春秋时期,香木香草的种类虽然不够丰富,但人们发明了许多使用 方法,在《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 病方法,体现了古人使用香药香草的智慧。
文人偏爱香木香草,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屈原就曾在《离骚》 《九歌》等作品中借香草来讴歌忠贤。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秦汉时期,政治局面的穏定,统绸之路的开通,为香文化的进一步 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汉官曲制》规定,向皇帝奏事的尚书郎事先要用香薰衣,奏事时 还要口含香料。
税绸之路开通以后,东南亚、欧洲等地的香料开始传入我国,香药 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些装有香药的熏囊、熏炉等物品,说明熏香风 习在民间己较为普遍。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5) 必修第一册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Reading and Thinking课文解析&逐句翻译课件(共1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制造业采购付款制度及流程设计.docx VIP
- 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第二版).pptx VIP
- 含硅废渣综合利用项目环评(新版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 【课件】海陆的变迁+课件+第一学期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国精神的PPT课件.pptx VIP
-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件.pptx VIP
- 说课课件进出口贸易实务.pptx VIP
- 水文气象观测网数据集-黑河计划数据管理中心.pdf
- 进出口贸易实务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