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小女人散文时代的女性写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后“小女人散文”时代的女性写作 ? ? ? ? ? ? ? ? ? ? ? ? ? ? ? ? ? ? 江冰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小女人散文”从20世纪90年代火红文坛之后,至今不绝如缕,且蔓延网络。关于她的话题不大不小,也是“不绝如缕”。这个命名指称天生含义复杂,使用者也多是态度含混暧昧,因此扬抑毁誉都有可能,质疑追问也有一定的空间,比如,“小女人”是褒是贬?有“小”是否有“大”?“小”让人联想到孔夫子的言论,与“小人”联系;“女人”就更不用说,本来就与“第二性”相连。从古至今可以说的话,正经的、不正经的、理性的、感性的,“掉书袋”也一时半会掉不完,何况还有消费社会身体想象的广阔空间。本文以此为题,在于试图以“后”区别于“小女人散文”,同时也并不排除所评丛书在先后之间的天然联系。 珠海出版社于2009年4月推出的《伊人行》丛书,展示了楚明、刘丹、宋晓琪、冯君、蒋红等五位广州中年女作家的方阵,其作品名称分列如下:楚明:《女人如花》、《百合之恋》;刘丹:《无名镇风情》;宋晓琪:《忍看相思满树花》;冯君:《听树呢喃》;蒋红:《最爱是谁》。望文生义,女性气息浓郁,风格细腻委婉,文字优美真情。此方阵中人,不但人到中年,而且都有20年以上的写作历史,因此,她们与“小女人散文”一般定位在25~35岁的“都市白领小资”有着明显的区别。先读散文,除楚明的《百合之恋》与刘丹的《无名镇风情》之外,有四本散文集,可以说是以散文为主的创作方阵。 宋晓琪被誉为“羊城才女,南国风铃”,她的散文“轻灵、幽默、简洁、生动,真情贯穿,柔美中有一种哲理的昭示”。宋晓琪凭家学熏陶的文学天性,以媒体人的身份进入文坛,已出散文集六本,新作《忍看相思满树花》可以视作一个“小结”本。30年的创作均有作品体现,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爱恨交织”、“女人的对手是自己”、“谁说没有好男人”、“把活着变为生活”、“我心总在笑”。宋晓琪的散文给我两点印象:春风中飞扬的女性旗帜;关注当下的“心灵鸡汤”。她的作品不感伤、不忧郁、不灰暗,文字如沐春风,明朗的阳光下飞扬着不老的青春,而且颇具女性意识,多从女性立场观察生活,品味人生。不少“人物素描”或人物故事,常在娓娓讲述后留下一点哲理的余味。因此,又有报纸专栏所常见“心灵鸡汤”随笔的风格。尤其是那些关于女人、关于男人的篇目,则有一种品味之后的感悟,与儿子亲情的交流更凸显了母亲与女人的本色。宋晓琪显然在她的文字中找到了一种介入世界与平衡精神的方式,她是用单纯与透明来抵抗复杂与浑浊的世俗吗? 冯君的散文追求“大气”,属于相对沉稳从容的路数,对于历史与生命过程的追述也要多一些,在总体明朗柔美的作品画面中还有着几分北国的苍凉与雄浑。我最欣赏她关于山的一组作品,也许那生命起点所面对的西部大山已然成为她生命的坐标,其中还真的有些不可破译的神秘。这冥冥之中的神秘一旦游散于文字之间,冯君的散文也就显示出她的非同凡响。比如《对于大山的眷恋无尽流淌》,其中的生命体验就弥足珍贵;比如《大山给了你温情》,与苍山的对视中,有对西宁温情恬静情调的思索。可惜这种沉郁的笔调与逼问自然的思考,常常在归于日常生活的具体物象上被淡化消解了。怀想昆仑的广阔与深邃在不经意中被一首钢琴曲给解构了,一个宏伟的作品的序曲,未能在生命体验中趋向完整。也许,冯君出生的西部为她奠定了生命的坐标与底色,但南国的七彩霓虹却形成了一种难以把握的迷惑,两相碰撞是作者创作的原动力,或许也是她未能深入体验的一个障碍。 蒋红的散文书写都市红尘中的日常生活,有女人、有男人,有喜悦、有忧伤,“文字或婉约或清丽,或尖锐俏皮,格调优雅,生动感人”。追求人间真情与宋晓琪的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作者看来,爱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亲情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而文字更多是人生的感悟。《最爱是谁》多以都市里的人生故事为叙述框架,各色人物演绎着各样的情感历程。《爱过又如何》、《执迷》、《无悔》,说不尽的情与爱,道不尽的伤与痛……“活在广州”一辑所收篇目,洋溢着羊城的岭南风情,平民视角中的平民意识表达了散文家的人性关怀。蒋红的散文集所收作品有两类:一是人物故事,篇幅较长,也具较强的可读性;一类是几百字篇幅的专栏文字,因为篇幅太小,内容略嫌单薄。适合报纸刊登的专栏文章,多是应时之作,但如何将此类小品写得更加精粹,更具文学性,也是众多散文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楚明是这个方阵中的大姐,要论作品的女人味,要说真情付出,她可以算是“一竿子插到底”。散文的真实性问题在楚明的作品里毋庸置疑,因为真实百分百,因为真情百分百。我想,写这样的文字犹如将心底所有的隐秘置于阳光下,让其如花般开放,亦欢乐,亦畅快,但一定也痛苦。真的像情歌里所唱的那样:彼此很透明。楚明似乎也毫不掩饰地表白自己:是又一次“出卖”自己,“

文档评论(0)

资教之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教学资源,助力教育转型!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01010332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