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慕尼黑阴谋的内容并认识其消极影响;知道绥靖政策的含义并认识其实质;了解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德国“闪击”波兰;德国西进与法国的败亡,英国的坚决抵抗;了解苏德战争的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扩大。
通过对绥靖政策实质以及西方国家一味对希特勒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归纳二战爆发与扩大的诸多史实,锻炼学生概括、归纳史实的能力;通过解决课文中“动脑筋”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辩论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分析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慕尼黑阴谋与绥靖政策的影响以及二战全面爆发后法西斯国家屡屡得手给世界带来的危害;通过运用图示教学法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以及归纳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的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慕尼黑阴谋,使学生认识到绥靖政策的本质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和以“祸水东引”为条件,换取与法西斯国家妥协,以维护自己利益的损人利己政策;通过了解绥靖政策对二战爆发的影响,认识到对邪恶势力的一味妥协,只能招致更大的危害;通过了解战争的巨大破坏,形成爱好和平、珍惜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绥靖政策与慕尼黑阴谋;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教学难点:对绥靖政策的分析。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知识检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任务,合作探究——感悟历史,新知实践——图示小结,构建联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知识检测
●复习提问: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打击之下美国、德国、日本分别选择了什么方式度过经济危机的?对世界和平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战爆发前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
利用导学案前置学习板块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激起学习的欲望进入情境,作好探究的心理准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5月9日俄罗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引入新课
●投影没有希特勒会不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
●投影有关慕尼黑阴谋的图片,说明这一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及恶劣影响。
●探究英、法对法西斯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观看德国突袭波兰视频,描述二战是怎样全面爆发的以及英法的态度。
●投影二战初期欧洲形势图,分析德国是如何进攻西欧、北欧国家的?
●观看德国突袭苏联视频,分析战争初期苏联失利的原因。
●观看日军偷袭珍珠港视频,探究这一事件是否揭开了二战亚洲战场的序幕,谈一谈你的看法。
▲设置六个问题探究小组,学生可凭着自己的兴趣自主地加入不同的探究小组。
▲每个探究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或查找相关资料,分析自己选择的议题。
■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出教学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概括、归纳史实的能力和辩论能力。
明确任务,合作探究
●要求各小组明确各自的探究任务,做好小组成员内部分工。
●研究时要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评价得当。
●给予各组学生必要的指导。
▲遵照引导者提出的方法搜集、整理资料。
▲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思考,发表各自的见解。
▲达成共识,得出合理答案。
■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感悟历史,新知实践
●投影课堂习题
▲全体学生共同完成1-4题
▲AB类学生完成第5题。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图示小结,构建联系
指导学生按照思维导图或者知识树模式构建本课知识网络,教师演示图形。
回顾教材,完成图示。
以图示的形式勾画出本课所学全部内容,并承上启下,为下一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我校是日照市莒县的一所普通乡村中学,学生起点不同,个体差异悬殊。九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了认清矛盾双方斗争的辨证思维方法,能够积极参与小组成员协作的研究性学习,并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运用问题探究法实施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情调查表明,我校九年级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非常感兴趣”的有61% “感兴趣”的有16%
“一般”的有12% “不感兴趣”的人数有11%
部分男生对二战时期主要参战国的最高领袖以及战场细节,包括战略决策、战术运用和武器装备等内容很感兴趣,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知道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希特勒等历史人物的名字,对重大事件的认识支离破碎,线索不清。多数女生不太喜欢战争过程武器装备等。
通过对经济大危机等知识的学习,学生明确了两条不同的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德日意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战争策源地形成,战争一触即发。
但是大部分学生不太理解绥靖政策的表现和危害,因此慕尼黑会议应该作为重点难点讲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能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能行》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世界历史 九年级下册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初中英语unit 9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初中英语unit 9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体育_健美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作文指导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背起行囊走四方:怡情山水(怎样写游记)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体育_耐久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九全U13SB1a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九全U13SB1a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信息技术_分析数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信息技术_分析数据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英语_Unit 8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