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ocxVIP

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活动层水热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摘要:活动层作为多年冻土与大气系统之间能量和水分交换通道,其内部的水热状况是控制水循环和地表能量平衡的主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寒区生态环境、水文过程以及多年冻土的稳定性。利用一维水热耦合模型CoupModel,对青藏高原风火山试验点活动层土壤剖面温湿度进行了模拟。模拟效率参数表明模拟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状况。基于已验证的模型,设置多种不同气候变化情形,来分析活动层内部水热状况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温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气温每升高1℃活动层平均增温约0.78℃,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增温幅度逐渐减小;(2)升温导致活动层土壤冻结和融化过程发生变化,且对融化过程的影响明显大于冻结过程;(3)活动层各深度土壤含水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大,且增大幅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不断增大;(4)在完全融化期,降水量增加降低了浅层土壤温度,升高了深层土壤温度,而完全冻结期土壤温度均随降水量增加而升高;(5)降水量增加导致活动层含水量增加,其中完全融化期土壤含水量变化最明显。因此,气候暖湿化将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土壤温湿度及冻融循环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不利于冻土发育。 1 引言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m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为复杂的高原,同时也是北半球最大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面积约为1.06×10 目前,对青藏高原土壤水热状况的研究主要分为实测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研究。一些学者对青藏高原北麓河观测站实测数据分析发现,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相似,土壤冻融过程受土壤含水量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候恶劣、人烟稀少,导致观测数据的难度极大,野外的实测数据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藏高原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数值模型通过数学方程来描述各种物理过程,为研究活动层土壤水热状况及地-气间能水交换提供了有效方法。Coup Model(Coupl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odel for the soil-plant-atmosphere sys‐tem)模型涉及了土壤冻融过程伴随的水分相变和土壤水热耦合物理过程( 2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采集 如图1所示,左冒西孔曲小流域(34°40′N-34°48′N,93°3′E-92°50′E)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是长江源区北麓河的一级支流。该研究区海拔在4603~5398 m内,广泛发育着多年冻土,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干旱气候区,无多年冰雪覆盖,存在季节性积雪,年平均气温为-5.2℃,年平均降水量不到300 mm,其中大部分降水发生在暖季,年平均蒸发量却有1316.9 mm,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为57%,多年冻土为50~120 m厚,位于上面的活动层厚度为0.8~2.5 m。此外,该研究区为高寒沼泽草甸区,主要植被物种为藏嵩草、粗喙苔草、小嵩草和紫花针茅等( 本次研究所用数据资料来自风火山观测站,自动气象站记录距离地表以上2 m处的气温、风速、湿度和上下两向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仪器观测时间间隔为10 min,雨量筒记录降水数据,其中气温、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测量高度为2 m。土壤温度探头埋设深度为10,15,20,40,80和160 cm,土壤水分探头埋设深度为20,40,65和120 cm。实验数据观测时间段为2005年6月23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主要观测仪器型号和精度见表1。 3 研究方法 3.1 模型介绍 Coup Model模型具备模拟地气间水热输运过程的能力,由SOIL模型( Coup Model模型土壤水、热过程主要控制方程由达西定律结合Richards和能量平衡原理结合热量运移方程( 式中:q 3.2 模拟设计 利用Coup Model模型,模拟了2005年6月23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活动层各深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过程,其中2005年6月23日至2006年12月31日为模型校准期,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模型验证期。模型的输入数据主要包括大气驱动数据、植被参数、土壤物理性质参数以及土壤剖面的初始水分和温度分布。其中,大气驱动数据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风速和太阳辐射数据;植被参数包含地表植被叶面积指数、植被高度和根深;土壤物理性质参数主要包含各深度土壤粒径组成、土壤饱和含水量和渗透系数等。将模拟土壤剖面从地表至地下600 cm共分为24层,分别为0,8,12,18,22,28,35,45,55,65,75,85,95,105,115,125,135,145,155,165,190,230,300,400和600 cm。6 m深度处多年平均地温维持在-3.5℃,故模拟域的下边界设为温度常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