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工艺唐代的瓷器工艺.docVIP

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工艺唐代的瓷器工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刺绣资源库 PAGE PAGE 1 唐代的瓷器工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唐代瓷器工艺的发展概况 能力目标:1.能掌握唐代瓷器工艺的特征; 2.能解读经典的瓷器工艺作品; 3.能灵活运用唐瓷器流行的造型与纹样进行现代设计。 素质目标:1.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提升学生的设计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1.唐代瓷器工艺的发展概况 2.唐代瓷器工艺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唐代瓷器工艺所反映出的唐代的社会特征 讲授提纲: 一、概述 二、陶瓷工艺 三、金属工艺 一、概述 唐代陶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陶录》称“陶至唐而盛,始有窑名”。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基本格局,并形成众多窑系。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唐代瓷器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唐代经济高速发展,政府缺铜。经济一发展,金融首先就要跟上,货币就要跟上。中国的钱是计重制,按重量算,铜都要用来铸钱。从铸造“开元通宝”开始,政府多次下令禁铜,不允许用铜制造别的东西,国家要用铜做钱,使国家的经济能够高速运转。政府的禁铜令逼迫瓷器迅速发展,原来是用铜来做碗,不让用铜了,只好用瓷器,这样瓷器就发展起来了。 唐代的“茶圣”陆羽,他写过《茶经》,开头一句“南方有嘉木”,“嘉木”指的就是茶树。陆羽对瓷器南青北白的局面有一个评判,“南青”就是越窑,“北白”就是邢窑,南越北邢。他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认为由于这三条原因,邢窑都不如越窑。茶叶是被炎帝神农发现的,它为人们所熟知是在周朝,在唐朝被广泛利用,盛行于宋朝,一直发展至今,成为了我国的国饮。唐、宋两代是我国饼茶生产的鼎盛时代,当时又有茶饼、团茶之称。其制作方法,据陆羽《茶经·三之造》介绍,一般都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共七道工序。宋代的“大小龙团”是一种著名的饼茶。饼茶饮用时要先敲碎,再碾细、过筛,然后用沸水冲泡盏中的茶末,很麻烦,要有一套专用工具,不像现在饮用散茶这样简单、方便。 二、陶瓷工艺 (一)青瓷 唐代的青瓷,是当时陶瓷中的一个主要品种。从建国以来所发掘的窑址可以看出,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越窑。越指浙江地区,唐代称之为越州,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以来,一直是以烧制青瓷为主,因此具有深厚的制瓷基础和传统技术力量,被称为?诸窑之冠?。 唐代的越窑,封建统治者为了提供宫廷用品,曾在此地设立官督造。这也就是后来历代所设立的御器厂和官窑的前身。唐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瓷器,叫做秘色。越窑的青瓷,以瓷的青色为美,追求类似玉的效果。这正是由于在配料和烧制上,长石釉的使用已获得成功。它使釉质匀润,釉色柔美,因而获得人们的赞赏。 越窑的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越窑的装饰方法: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 越窑的装饰题材:狮子、鸾凤、鹦鹉、飞雁、龙水、双鱼、牡丹、莲花、卷草、人物、山水等,十分贴近现实生活 关于越窑青瓷的描绘: 顾况:“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 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陆羽《茶经》:“越州上”“类玉”“类冰” 例:青釉凤头龙柄壶(图1 ) 图1青釉凤头龙柄壶 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壶柄塑成一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壶体以塑贴和刻划技法装饰。腹部塑贴主体纹饰两层,上为6个联珠纹圆形开光,内有手舞足蹈的力士,下为宝相花6朵。口沿、颈、肩及胫部饰以联珠纹、莲瓣、卷叶或垂叶纹。各组纹饰间以弦纹相隔。此壶胎体厚重,釉层凝厚,玻璃质感强,带有北朝以来北方青瓷的遗风。其装饰纹样繁复,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六朝至唐代,我国与西亚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波斯的一种鸟首壶传到我国,影响所及,在唐代的青瓷、白瓷及三彩釉陶中出现了凤首壶,其中以这件青釉凤首龙柄壶最为精美。此壶既吸取了波斯萨珊王朝(226-642年)金银器造型的特点,又融入了我国传统的龙凤装饰艺术,集塑贴、模印、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于一体,体现了唐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二)白瓷 白瓷是唐代陶瓷中又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代表性的白瓷瓷窑是与越窑齐名的邢窑。据史料记载,邢窑的烧制地点,是河北内邱。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它的窑址。邢窑大约在初唐开始,流行于中唐开元、真元时期。邢瓷的特点:类银类雪,釉白而微微闪着淡黄或者淡青。它先在胎上涂以护胎釉,即化妆土,胎质厚而细洁,瓷质坚硬。器内满釉,外釉往往不足。器形光素大方,不施纹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