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繁华到独静兴盛一时的驿站,伫立千年的火炉
仅仅两个多小时,我们就从重庆主城驱车抵达了武隆 县火炉镇,这样的路程距离和车行时间,着实让我们有点小 惊讶。因为出发前,火炉镇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 的地方,我们都以为它坐落在一个极其遥远的地方。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去往火炉镇的盘山路,其实和前往 仙女山是同一条道,只需在半途分路。当仙女山已经让我们 太过熟悉时,位于旁边的火炉镇却默默无闻。
有人说,火炉镇是一个被忽略的地方,事实上,它离我 们的身体距离很近,忽略只是因为心理上的距离吧。
一楼九铺,小镇得名之源
在重庆武隆县的东北部,距离县城30公里的地方,火 炉镇便坐落于此。站在高处俯瞰小镇全貌,在两山夹绕之下, 形成了一条细长纽带,横躺在山坳间。
火炉镇东连沧沟乡、彭水县,南接江口镇、巷口镇,西 邻仙女镇,北通土地乡、桐梓镇,全镇而积279.6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1700多米,最低海拔则只有200多米,如此巨大 的落差,也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感到几分惊奇。
关于小镇的得名,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因其四周高寒, 中间低暖,形似烤火炉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场镇上场口 处有一个直径约3米的石制火炉而得名。不过,以上两种说 法都只是民间流传的,如今那个石制火炉也因为场镇建设消 失无踪,我们在火炉镇党委书记谢宇翔的介绍里,听到了关 于火炉镇得名之源的官方说法。
“火炉镇原名叫作火炉铺,这里古为渝至湘、鄂、赣、 黔必经之道,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武隆置县后,为发 展商贸,修建了驿道路大唐路,作为连接涪州通往黔州、酉 州,?|岀湖广的官道路,途经一楼九铺,火炉铺为其中最 大最繁华的一铺。”谢宇翔告诉我们,民国年间火炉镇为涪 陵县第五区区公所所在地。建国初,成立了火炉镇,成为了 武隆县第二区区公所的所在地。
旱码头与水渡口,繁盛的官道驿站
地处富饶的四川盆地东南方,沿乌江下游北岸武陵山系 的半山腰的火炉镇,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山区乡镇。 千百年来,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中华民国。勤劳 智慧的火炉人,凭着“火炉铺”在“大唐路”居中的地理位 置,仰仗周邻有盛产大米的龙坝、万峰坪、木水槽三块宝地 的地域优势,以及丰富的桐油、生漆、?虫汀(18)幸厂牡雀髦 滞摺夭?,发展经济,成为“大唐路”上商贾云集之要塞, 和乌江下游腹地赶场最热闹的旱码头,这也使得火炉镇成为 了一座物产多样、乡风淳朴、风景秀丽的文化古镇。
“大唐古道俗称一楼九铺,乌江下游的黔(黔江)、 秀(秀山)、酉(酉阳)等县到彭水后,经堡家楼,再走“九 铺”(洋萄铺、牛牵铺、沙台铺、火炉铺、白果铺、钻天铺、 木根铺、灯盏铺、凉水铺),最后抵达涪州(涪陵)。”火炉 镇镇政府分管旅游的刘晋思介绍说,在没开启乌江货运时, 大唐古道成为了挑夫马帮的必经之道,火炉铺因其地处九铺 中最重要的一站,自然占得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利。
蜿蜒在山间的古道,促成了火炉镇逐渐成长为远近繁华 的旱码头,奔流而下的乌江则为火炉镇平添了水渡口的兴盛 之景。
从火炉镇向东行,途径车坝村,便可抵达当年的水渡口 龙溪古镇,这里也被当地人称为龙溪古渡。龙溪码头上接彭 水,下连黄草,地处险恶乌江里一个较平缓的形水域。 早年间,龙溪码头是乌江流域的一个大码头,独特的地理位 置使龙溪成为桐梓、火炉一片的关卡门户,便捷的水路交通 成为大山连接外面世界的商旅要塞,在中桐路没开通之前红 火了很长时间。
站在山崖边眺望龙溪古镇旧址,曾经的石板老街和林立 期间的房子早已被茂密的树林和草丛掩盖,以往人声鼎沸的 江岸如今安静得可以听见风吹过的声音。那座古老的回龙桥 还在,但因为常年少有人走,呈现出满目的落魄。窄窄的石 梯古道隐藏在桥头的那端,延伸进山林里,至今还居住在此 的唯一一户农家主人告诉我们,除了偶尔有驴友来这里,几 乎再没人踏上过古道。“要说当年的景象,那是真的热闹, 做各种买卖的人来来往往,常年往返这里,从乌江下游腹地 各县,运出盛产的桐油、生漆、?虫汀(18)幸厂牡雀髦滞摺夭?, 又从涪陵运回盐巴、食糖等生活日用品。”这位在这里生活 了一辈子的农户回忆起儿时见到的水渡口情景,口气中还能 听到一丝兴奋。
山水给予了火炉镇最繁盛的光景,也给火炉镇留下了许 多古桥遗迹。“火炉镇有八大文化,古桥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谢宇翔说道。
在火炉镇的关桥村,至今还能见到一座古桥,据史料记 载,该桥于1732年动工,1733年完工,已经有200多年的 历史。这座古桥被命名为官桥,之所以叫此名,当地人说背 后还有一个故事一一
据说,官桥所在地是大唐路的必经之处,由于过住行人 太多,地处两条河之间,一到夏天时常涨水,造成过往行人 和当地人过河的不便,当地的刘玉章、陈宇章、肖永年等53 人便组织筹资,用巨木修建两座桥,并加盖青瓦防雨,横跨 老盘河。设计修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寻找鱼道,如何寻找钓点.ppt
- 医院中药饮片采购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pdf
- 3.1 捐书(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0-2021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专项练习卷C.pdf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近科学家》课件.pptx VIP
-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_7第六章 儿童语言的发展.ppt VIP
- 中秋博饼规则.doc VIP
- 药用单宁酸的制备.docx VIP
- 压力管道年度检查报告(空白).pdf VIP
- 202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电磁学库仑力与力学综合类问题专题练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