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生物的生态类群.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淡水生物的生态类群 • 按照水环境里华和生物学特点,将水划分 为两大基本生活区,即浮游区和底栖区。 每一个生活区中都栖居着在形态,生理和 生态上与该区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生物类群。 淡水生物根据其生活方式,可分为:浮游 生物、漂浮生物、自游生物及水生维管束 植物和底栖动物四大生态类群. 一、浮游生物 • 1.淡水浮游生物的定义:生活在水层区,以 浮游方式生活为主,缺乏游动能力或游动能 力很弱的一个生态类群。包括浮游植物及浮 游动物。浮游生物一般体型微小,肉眼很难 看到,通常数量大,分布广,常悬浮于水中 随波逐流。浮游生物是水环境中鱼、贝、虾 等淡水动物的主要饵料,是水域生产力的重 要指标。 • 2.淡水浮游生物的生态类别 (1)按营养方式分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两大类。 • (2)按体型大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微型。 • 大型浮游生物体长在5毫米以上, • 中型浮游生物体长在1—5毫米之间, • 小型浮游生物长度为50微米到1毫米, • 微型浮游生物长度小于50微米用一般浮游 生物网拖取不到)。如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 细菌及部分微型原生动物。 • (3)按生活习性分为: • 真正浮游生物——终生营浮游生活的种类。 • 兼性浮游生物——除营浮游生活外,还可 以营附着生活的种类。 • 暂时(阶段)浮游生物——仅在生活的某一个阶 段营浮游生活。 • 偶然性浮游生物—— 3.淡水浮游生物的组成 • (1)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由蓝藻 门、绿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 硅藻门,甲藻门等七个门的一些种类组成。 • (2 )浮游动物(Zooplankton):由原生动物、 轮虫、甲壳纲中的枝角类、桡足类组成。 4.浮游生物的浮游适应 • (1)减轻身体内外较重的物质: • 外壳和骨胳退化或消失。 • 体内产生比水轻的物质。 • 分泌粘液形成胶质膜。 • 增加体内含水量。 • (2)增大体阻; • 缩小体积。 • 趋同体型。 • 体上生角,刺、刚毛等突出物。 • (3)主动地运动: 二、漂浮生物 • 凡生活在水面上的生物,统称漂浮生物。 这一生态类群的种类不多,按其生活方式 可分为两类 • (一)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在水膜上生活的生物 如某些甲藻、细菌及水黾 • (二)浮在水面生活的大型水生植物。如紫背 浮萍、水浮莲、风眼莲等。 三、自游生物 • 这一类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游泳力强, 可逆流游泳。淡水中主要是鱼类 四、水生维管束植物 • 具有维管束的植物,植物体全部或局部淹 没在水中,包括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中的 一些种类。人们依照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 态、分布而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 浮植物和沉水植物四类。 • 说明:水生维管束植物及底栖生物的经济意 义很大,无论在食用,鱼类饵料或在供水航 运等方面都有其重要意义。在鱼类养殖上挺 水植物一般是有害的,应当清除,其他各类 在某种条件下可能有益,在另一种条件下可 能害多益少,也有清除的必要。 五、底栖动物 • 由栖息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浮上水层的 各类生物所组成,底栖生物组成复杂,生 活习性多种多样,是一个比较大的生态类 群。按其生活方式,底栖生物可分为固着 生物、周丛生物、底埋生物、钻蚀生物、 水底匍匐动物和水底游泳动物五种类型。 1.固着生物: 固着生活的生物,都属于固着生物。在动物 中除脊椎动物以外各门都有固着的种类。水 环境中固着类型 的动物之所以分布广泛是 水的流动性所致。水将营养盐类, 有机碎 屑、浮游生物带给固着动物做为饵料,水的 流动又起 协助迁移的作用,把它们的卵和 幼虫带至各处,扩大分布区域,并可达到很 高的密集程度。 • 2.周丛生物。固着生物除生在水底外,而且 也往往在沉入水中的各种物体上形成丛生的 现象,类似这种生物冠以生态名称叫周丛生 物。实际上它也是固着生物中的一个生态类 群。常在沉水植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