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pdfVIP

2019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019浙江省中考语文试卷全集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金华、丽水 文言文阅读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①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 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 甚发墨②,顾无贮水处。先君③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 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④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⑤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 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 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⑥,发书笥, 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⑦.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 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①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②发墨:指砚台磨墨易 浓。③先君:这里指苏洵。④祥:吉祥之 兆。⑤主:以……为主,着重于。⑥当涂:地名。⑦迨、过:苏迨、 苏过,苏轼的儿子。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 ”原曰: “无钱资。”师曰: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 不求资也。 1/40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 口,久远不忘。古人云,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 ,眼到,口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B 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 B.且为铭日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 . 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 . . D.求砚不复得 求石兽于水中 . .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 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 砚铭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 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分析】译文: 苏轼 12岁时,一天在纺织后院的空地上,与小朋友挖地做游戏。 忽然,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条鱼,肤色温润,呈浅绿色,表 里均有星星点点银色的细花纹,敲敲能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他试着 拿它当砚使,很容易发墨,可惜没有储水的地方。他的父亲说:“这 是一方天砚啊!凡是石材好的砚台,不在乎外形怎么样!”于是,当 即把这块砚头送给了苏轼,苏轼说:““这砚是文字吉祥的象征。” 于是,苏轼把它当成宝贝来使用,并在上面刻上铭文,说:“既然我 接受了上天的赐予,今后不可以使其易主。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 邴原少孤 ,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 曰:“童子何泣?”原曰: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 ,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 师恻然 曰:“欲书可耳 ”原曰: “无钱资。”师曰: “童子苟有志 吾徒相教 不求资也。 2 / 40

文档评论(0)

xingrenjiu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