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倾听“跃动”的中国古代乐器 全世界都刮中国风
古人认为音乐是圣洁的 ,可以洁净人的思想。
创作音乐就是要和谐地按制作材质区分和使用“八音” 。所谓“八音” ,就是指分别用金 (青铜 )、石 (石头 )、土 (陶器 )、木(木头 )、竹 (竹子 )、丝 (蚕丝 )、匏 (葫芦 )、革 (皮革 )制成的乐器。
正是这些乐器 ,在历史的深处 ,共同演绎了中国人心灵的乐
章??古籁幽婉——生活中来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 ,人类为了生存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与野兽抢夺食物 ,常常也会像野兽一样死于自然灾害。 但人类不同于其它动物 ,他们会思索 , 有智慧 ,他们的感情更加丰富 ,需要更多的表达方式 ,动物只会嚎叫 ,但人类会歌唱 ,而且还会让石头、泥土、竹子、骨头发
出美妙的声音——乐器诞生了。 在中华大地上 ,众多新石器时
代的古文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我们的先人制作的原始乐器 :
磬,一种跟石器时代石犁、石锄形状很相似的乐器 ,只不过是在石犁、石锄安柄用的圆孔中系上绳子 ,悬而击之 ,能发出“当当当”悦耳的声音。专家推测 :它来源于古人的生产工具 ;骨哨,曾作为联络工具用于狩猎中 ;把兽皮蒙在空心陶管上击打 ,
鼓诞生了 ;受敲打陶碗、陶杯能发出清脆声音的启发 ,便有了
陶铃 ;发现最广、最普遍的当数埙。它是一种吹奏乐器 ,用泥土捏成鸡蛋形状 ,在上面开 6 孔,然后放进火里烧制而成的。埙声凄婉、悠长 ,即便在今天 ,人们听到后 ,也会在心底涌起一
丝淡淡的惆怅 ,仿佛回到了空旷的原野或忆起了尘封的往事 , 其意境是众多现代乐器都难以表达的 ,有很强的震撼力。 玉磬骨哨郑州市博物馆藏 商代泥质灰陶埙
乐理上 ,这些远古乐器在演奏中主要体现“宫、商、角、徵、
羽”五声音阶 ,相当于简谱中的 “ 1、2、3、5、6”,缺“4、7”,但并不是不能表现现在的 7 声音节。这主要与我们先人的宇宙观关系密切 :从后来的发展看 ,“宫商角徵羽”变成了“金
木水火土”、变成了“东西南北中” ,一切都与“五行”暗合 , 这便是 “七声奉五律” ,并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规则。而这
个规则 ,也恰好符合中国文化所崇尚的平缓、 宁静的精神境界 ,
体现在用这些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乐曲上 ,虽缺乏跌宕起伏 , 但尤显沉稳典雅。
“高山流水” 觅知音随着时代的变迁、 生产力的发展 ,乐器的种类开始增加了 ,质量也在不断地改进。 根据记载 ,早在 3000 多年前的周代乐器就有大约 70 种之多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古
琴。相传那时一个叫钟子期的人听到了琴师伯牙的琴声 ,当伯牙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 ,钟子期说 :“善哉 ,嵯峨兮若泰山 !” 当伯牙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 ,钟子期说 :“善哉 ,洋洋乎若江
河! ”伯牙总算遇到了能听懂自己音乐的人 ,十分感动 ,遂与钟子期结为生死之交。钟子期死后 ,伯牙把琴摔碎 ,不再弹琴了。后以“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的高妙。
唐 大圣遗音栗壳色漆琴 故宫博物馆藏通长 120 厘米 最宽
20.5 厘米其实在中国古代 ,琴是文人的专用品 ,古琴演奏特别注重对弹奏者的礼仪要求 :弹奏前要沐浴 ;弹奏时必须怀着肃穆宁静的心态、 禁止邪念 ;琴台上还必须燃上一炷香??奏琴
并非为弹琴而弹琴 ,而是为了修身养性。 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 ,
音乐和礼仪规范处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弹奏乐器是培养高贵品德的重要途径。而这一认识 ,随着历代王朝“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沿传了 2000 余年。其间 ,古琴的形制也在被不断改进、发展。据专家介绍 :相传最早的古琴是舜发明的 ,按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五弦之琴 ,后武王伐纣时为鼓舞士气加了一根弦 ,再后为了表达抒情怀旧的意境人们又给它加了一根弦。此后 ,虽然历代工匠在造琴时考虑到多种因素而出
现了许多别致的造型 ,但七弦定制一直保持至今。 汉代的演奏
乐器中还有外形看起来和琴有几分相似 ,因弹奏声音 “铮、铮”
而得名的筝。人们根据对史料的研究 ,知道这种乐器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 ,但遗憾的是现代考古很少发现出土的实物筝 ,只
有少量传世珍品。 筝能更好地表现激昂情绪的音乐 ,通常是表
演给大众听的 ,这与琴适于表现古雅、节拍比较缓慢的作品 ,
通常用来自娱自乐不同。但二者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生机勃勃”与“生不逢时”自公元前 8 世纪始中国进入了
春秋战国时代 ,这一时期虽然战乱不断 ,但也是一个“百家争
鸣”文化大发展的年代。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中国古乐器迎来
了其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1978 年 5 月发掘的湖北
随州曾侯乙墓 ,出土了编钟、编磬、建鼓、瑟、筑、排箫、等
8 种 128 件乐器 ,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具有相当重大的意
义。有人曾统计过 ,如果要同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