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单元承载的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 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 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 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 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 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习目标: 1、梳理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寻找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区域地理差异的分析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系统地复习四大地理区域。 2、突出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总结; 3、引导学生思考: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复习重点】 1. 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比较; 2.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复习难点】 1.梳理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 2. 寻找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因地制宜地提出区域发展方向; 3.学习乡土地理,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的地理差异 给地理要素分类: 民居、土壤、气候、地形、民族、水文、矿产、交通、农业、工业、人口、植被 哪些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哪些是人文地理方面的? 第一关(梳理思路,明确目标)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比较: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分析 二、根据因地制宜的思想,对不同的地理区域分别做出发展规划. 第二关(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第二关(对比分析,提升能力) 以东北三省为例 梳理复习思路: 东北三省位置偏北,气候( ),发育了肥沃的( )土壤,这里的山河大势可以说(“ , ”)。河流冰封期(长、短)。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因此有辽中南(重、轻 )工业基地。 人文地理举例:民居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南方地区呢? 照东北地区的复习思路,展开梳理过程: 南方地区位置( ) ,气候( ),发育了( 黄 红 黑 紫 )色的土壤,耕地类型多为( ).农业的优势体现在地势( ),河湖密布,灌溉条件( ),盛产作物有哪些? 人文地理举例: “同城效应”主要依靠什么条件? 为什么川菜基本是辣味的?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线示意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 河流封冻状况 年降水量 植被类型 耕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0 ℃ >0 ℃ 封冻 不封冻 <800毫米 >800毫米 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青藏地区 我们用这条思路,联想以下词语之间的关系: a世界屋脊 b中华水塔 c日光城 d高寒气候 e河谷农业 牦牛 藏袍 糌粑 酥油茶 碉房 毡房 地热能 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西北地区 a深居内陆 b高山阻挡 c干旱 d绿洲农业 坎儿井 e逐水而居 f晾房 g 沙漠 h骆驼 西北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什么样的气候特点? 小结 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四大地理区域特色! 第三关(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2、河南、山东都是小麦主产区,它们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联系本节课复习的地理要素,选择重要的几条要素叙述) 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观看大美临沂宣传片,从视频中你看到哪些是属于自然地理,哪些是人文地理? 你认为我们家乡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哪些产业?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